查古籍
龜胸丸
大黃3分(炒),天門冬(去心,焙)、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桑白皮(蜜炙)、甜葶藶(隔紙炒)、樸消(制)、枳殼各等分。
為大蜜丸。
兒生不能護背,客風入脊;或坐早傴僂背高,肺受熱氣脹滿;或乳母食五辛,飲熱傷肺而致龜胸、龜背。
龜胸丸(《嬰童百問》卷五)。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龜背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龜胸丸
處方大黃3分(炒),天門冬(去心,焙)、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桑白皮(蜜炙)、甜葶藶(隔紙炒)、樸消(制)、枳殼各等分。
制法為大蜜丸。
功能主治兒生不能護背,客風入脊;或坐早傴僂背高,肺受熱氣脹滿;或乳母食五辛,飲熱傷肺而致龜胸、龜背。
用法用量龜胸丸(《嬰童百問》卷五)。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龜背丸”。
摘錄《永類鈐方》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