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桂枝加葛根湯

    《傷寒論》:桂枝加葛根湯處方

    葛根12克 麻黃9克(去節(jié))芍藥6克 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棗12枚(擘)桂枝6克(去皮)

    功能主治

    解肌發(fā)表,生津和營。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黃、葛根,減200毫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調養(yǎng)如桂枝湯法。

    備注

    據(jù)林億等考證,本方當去麻黃。

    摘錄《傷寒論》漢·《傷寒論》:桂枝加葛根湯組成

    桂枝二兩(6克)、芍藥二兩(6克) 、生姜三兩(9克)、甘草二兩(6克)、大棗十二枚(3枚)、葛根四兩(12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解肌發(fā)表,生津舒筋。

    主治

    風寒客于太陽經(jīng)輸,營衛(wèi)不和之發(fā)熱惡風、汗出、項背強而不舒,舌苔薄白.脈浮緩: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頭痛、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帕金森病及皮疹等病癥。

    1.頭痛:以本方結合針刀療法治療頸源性頭痛58例,與布洛芬緩釋膠囊治療42例對照。療程為30日。疼痛評估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療效評定按劃線法國際標準。治療后完全無痛為完全緩解。結果:總有效率91.38%。(《河北中醫(yī)》2010年第12期)

    2.神經(jīng)根型頸椎?。阂员痉诫S癥加減結合頸椎牽引治療68例,與坐位頜部牽引治療55例對照。1個療程為10日,共治療2個療程(2個療程間間隔2日)。治療前后分別統(tǒng)計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中醫(yī)癥狀積分變化。療效評定以原有各型癥狀消失,肌力正常,頸、肢體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隨訪3個月未復發(fā)為臨床痊愈。結果:臨床痊愈率45.83%。(《遼寧中醫(yī)雜志》2009年第12期)

    3.帕金森病:以本方合多巴絲肼(美多巴)治療震顫型帕金森病30例,與中藥協(xié)定方及多巴絲肼治療30例對照。觀察治療前后病情評分情況及安全指標監(jiān)測。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末進行評分。結果: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精神、行為和情緒積分、日?;顒臃e分以及運動功能改善積分改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新中醫(yī)》2008年第7期)

    4.皮疹:以本方治療藥物性皮疹30例,與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治療30例對照。兩組患者均停用其他藥物、清淡飲食、適當休息。1個療程為5日。治療1、2.3個療程后,觀察治療前后兩組臨床癥狀、皮疹消退情況。結果:治療1個療程有效率80%,2個療程有效率90%,3個療程有效率97%。(《河南中醫(yī)》2007年第10期)

    方解

    桂枝加葛根湯系桂枝湯加葛根而成。方中桂枝湯解肌發(fā)表,調和營衛(wèi),以治汗出惡風之表虛,加君藥葛根解肌發(fā)表,鼓舞胃氣上行而升津液以柔潤筋脈,表解津和,諸證皆平。

    臨床應用以發(fā)熱汗出、惡風、項背強痛不舒為辨證要點。如見到溫病初起而項背強急,去桂枝、生姜,加黃芩、金銀花;高血壓引起頭痛、頸項牽強,加鉤藤、白蒺藜、僵蠶;風氣偏盛,加荊芥、防風。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報道尚見于治療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緊張性頭痛、三叉神經(jīng)痛、肩周炎、椎動脈型頸椎病、頸部筋膜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落枕、眩暈、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頸心綜合征、藥物性肝損害、病毒性痙攣性斜頸等病癥?,F(xiàn)代實驗研究表明,桂枝加葛根湯具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抗過敏作用及對神經(jīng)元的保護作用。

    方歌

    桂加葛根走經(jīng)輸,項背幾幾反汗濡。解肌驅風滋經(jīng)脈,用治柔痙理不殊。

    摘錄漢·《傷寒論》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人中白5錢(煅),王瓜消5錢,枯白礬3錢,青黛6錢(炒),元明粉3錢,薄荷葉4錢,白僵蠶5錢,川黃連5錢,硼砂3錢,大冰片2錢。制法上為極細末,瓷瓶收貯,不可泄氣。功能主治咽喉腫痛。用法用量臨用以3-5厘吹之,日3-5次。摘錄《瘟疫條辨......
  • 《中國藥典》:冰硼散處方冰片50g 硼砂(煅)500g 朱砂60g 玄明粉500g性狀為粉紅色的粉末;氣芳香,味辛涼。炮制以上四味,朱砂水飛成極細粉,硼砂粉碎成細粉,將冰片研細,與上述粉末及玄明粉配研,過篩,混勻,即得。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
  • 處方火消1錢5分,白月石5分,冰片3厘。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咽喉諸癥,雙單乳娥。用法用量吹之。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處方冰糖1錢,烏梅肉1分。功能主治甘酸養(yǎng)胃。主胎瘧。用法用量用水1茶鐘,濃煎半鐘服。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 處方南天燭子10~15克 冰糖15克制法南天燭子于秋季果實成熟時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曬干后備用。每日取南天燭子10~15克,放入搪瓷杯內,加水適量煎湯,待煎沸5~7分鐘后,加入冰糖15克,稍煎即可。功能主治斂肺,止咳。適用于小兒百日咳。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