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歸命丹

    《幼幼新書》卷十引《靈苑方》:歸命丹別名

    神穴丹、歸命丸、神穴丸

    處方

    蛇黃4兩(紫色者佳,用火煅令通赤,取出以紙襯地上出火毒,1宿杵羅為末,更入乳缽研如面),朱砂半兩,鐵粉1兩,獖豬糞2兩(野放小硬干者,用餅子固濟(jì),燒煙盡為度,勿令白過,恐藥少力,候冷,研令細(xì)),麝1錢(研)。

    制法

    上藥都入乳缽內(nèi)同研極細(xì),糯米粥為丸,如芡實(shí)大,挑漆盤于日內(nèi)曬之。

    功能主治

    感厥急風(fēng),心邪癇疾,小兒天釣、驚風(fēng)及疳熱。

    用法用量

    神穴丹(原書同卷)、歸命丸、神穴丸(《圣濟(jì)總錄》卷六)。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引《靈苑方》《普濟(jì)方》卷三七二:歸命丹處方

    水銀1分(以小棗肉研,令星盡),牛黃半分,麝香半分,錫吝脂1兩(細(xì)研,水淘黑水令盡)。

    制法

    上為細(xì)末,用軟粳米飯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兒天釣多涎,及搐搦不定。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本草綱目》引作“保命丹?!?/p>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七二《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譚氏殊圣》:歸命丹處方

    丁香1分,藿香1分,生犀半分(末),牛黃半分,豬、鯽、狗、猬、熊、膽魚膽各等分(共半兩,或多些無妨)。

    制法

    上為末,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夾驚,嘔吐不止,晝夜不停,吐出綠水黃泔汁、蟲及乳食。

    用法用量

    1歲以下煎苦楝湯研下2丸。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譚氏殊圣》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黃耆8分,白術(shù)8分(炒),白芍8分(炒),沙參8分,當(dāng)歸6分,丹皮8分,白茯苓8分,熟地2錢,車前子8分。功能主治小兒腎疳,由肝脾失調(diào),加之先天腎水不足而成。體多瘦弱,目昏神倦,或涼或熱,或時(shí)時(shí)傷風(fēng)。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六味地黃丸。摘錄......
  •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保元寒降湯處方生山藥30克 野臺(tái)參15克 生赭石25克(軋細(xì))知母18克 大生地18克 生杭芍12克 牛蒡子12克(炒搗)三七6克(細(xì)軋,藥汁送服)功能主治主吐血過多,氣分虛甚,喘促咳逆,血脫而氣亦將脫,其脈上盛下虛......
  • 處方人參、黃耆(炙)、甘草(炙)、茯苓、升麻、甲片(炮)。功能主治痘疹元?dú)馓撊?,不能運(yùn)毒,斑痕不化,不能起膿成漿。用法用量生姜為引,酒煎服。若見點(diǎn)時(shí)白頭如(疒咅),元?dú)馓撊酰患t活者,去山甲,加當(dāng)歸、紅花。各家論述方中參、耆、炙草以補(bǔ)元?dú)?.....
  • 處方黃耆、當(dāng)歸、僵蠶、白芍(炒)、防風(fēng)、丹皮、桔梗、陳皮、甘草、糯米。功能主治小兒痘疹火癥,在六七八九日,曾用涼血解毒之藥,毒氣稍退,顏色少淡者。摘錄《幼科直言》卷二......
  • 處方槐角3錢,當(dāng)歸3錢,生地3錢,黃芩3錢,黃柏3錢,側(cè)柏葉3錢,枳殼2錢,地榆2錢,荊芥2錢,防風(fēng)2錢,黃連1錢,川芎1錢,生姜1錢,烏梅3枚。制法用鮮荷葉汁、煉白蜜為丸。功能主治清火疏風(fēng)止血。主腸風(fēng)下血,便后純下清血,其疾如箭,肛門不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