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鳶油

    《中藥大辭典》:鳶油拼音注音Yuān Yóu出處

    《四川中藥志》

    來源

    為鷹科動(dòng)物脂肪油。

    原形態(tài)

    動(dòng)物形態(tài)詳"鳶腳爪"條。

    功能主治

    鳶油和煙油,搽癩子。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鳶油拼音注音Yuān Yóu別名

    鷹油

    英文名kite fat出處

    出自《四川中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鷹科動(dòng)物鳶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ilvus korschun (Gmelin)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城市、村鎮(zhèn)以及栽培地帶和山野等處常見的一種鳥類。天晴朗時(shí),喜單獨(dú)翱翔在天空中歷久不停。冬季三五成群漫游。飛行時(shí)易改變方向而多成圈狀,或在滑翔中兩翅不甚振動(dòng),有如高懸在空中一般。視力銳每,叫聲如吹簫一般。食物主要為肉食性,如小型獸類、鳥類、兩棲類及魚類等,亦吃小型動(dòng)物尸體及殘屑。在我國(guó)南方自二月間就開始繁殖,結(jié)群營(yíng)巢在山谷叢樹間的巨木上,或置于小丘的巖棚巔處。卵每窩一般2-3枚,污白色或稍帶綠,雜以各色斑點(diǎn)。

    資源分布:分布幾遍全國(guó)各地,為終年常見的留鳥。

    原形態(tài)

    鳶,鳶為大型鳥類。羽色大都為褐色。額白;上體包括兩翅的表面幾為純褐色,頭頂和后頸的各羽有黑褐色羽干,兩側(cè)雜以棕白色,使羽干紋特別明顯。兩翅初級(jí)飛羽黑褐色。尾呈叉狀;尾羽濃褐,微綴黑褐色橫斑,羽端褐白色。耳羽純黑褐色,故又名黑耳鳶頦和喉白,羽端較褐,羽干黑褐,胸以瑕濃褐色,羽干也黑,其左右兩側(cè)稍沾棕色,因呈縱紋;下腹、尾下覆羽以及覆腿羽呈棕黃色,白色羽基常展露于外;翼下覆羽暗紅褐色,腑紅褐色而雜以黑褐色羽干;尺羽下面大都暗灰褐色,而于外側(cè)初級(jí)飛羽的基部具一大形白斑,展翅高翔時(shí),特別明顯。幼鳥的頭部和腹部滿布縱紋。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蠟?zāi)ず拖伦旎康S沾綠;腳灰黃色,爪黑。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性味

    甘;咸

    功能主治

    軟堅(jiān)收斂。主瘡癬癩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涂敷。

    臨床應(yīng)用

    鳶油和煙油,搽癩子。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ān Huī Cì Huánɡ Bò別名黃柏、刺黃柏、三顆針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莖枝。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erberis anhwe......
  • 來源小檗科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nendt,以樹枝、樹皮入藥。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燥濕,利尿殺蟲。主治黃疸,目疾,熱痢下血,淋濁帶下,瘡瘍熱毒,毒蛇咬傷,小兒疳積。用法用量3~5錢。摘......
  • 來源杜鵑花科安徽杜鵑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用法用量根0.5~1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1次。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 《中國(guó)藥典》:安息香拼音注音ān Xī Xiānɡ別名白花榔英文名BENZOINUM來源本品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樹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t. 的干燥樹脂。樹干經(jīng)自然損傷或于夏、秋二季割裂......
  • 拼音注音ān Tāi Yào別名骨筋草、嚇唬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酢漿草科植物無柄感應(yīng)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iophytum sessile(Buch.Ham.)K.Kunth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節(jié)采集,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