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光明散

    《青囊秘傳》:光明散處方

    川連9克 黃柏9克 黃芩9克 爐甘石(水飛)9克 梅片0.9克 辰砂0.9克 荸薺粉6克

    制法

    先以三黃浸煮汁,入后藥研至無聲,澄清曬干,再研細(xì)。

    功能主治

    治一切目疾。

    用法用量

    白蜜調(diào),點(diǎn)于眼中。

    眼濕癢者,加膽礬。

    摘錄《青囊秘傳》《楊氏家藏方》卷十一:光明散處方

    秦皮(去粗皮)、黃柏(去粗皮)、黃連(去須)、甘草(生用)、五倍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

    截赤眼,定疼痛。主肝經(jīng)風(fēng)熱,目赤睛痛,隱澀難開,經(jīng)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用1大匙,水1中碗,入沙糖1彈子大,同煎至8分,綿濾令凈,乘熱洗至冷,覺口中苦為度,藥冷再暖,兩次洗。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一《普濟(jì)方》卷八十六引《海上方》:光明散拼音注音guangmingsan處方

    爐甘石4兩,黃連4兩。

    制法

    上先將黃連銼細(xì),用新汲水2升,將黃連浸之3-4日后,藥味已出,去黃連滓,用汁,將爐甘石火內(nèi)煅至黃連汁盡了,地上出去火毒,用乳缽內(nèi)慢慢細(xì)研之,用水半碗,水內(nèi)飛之,去砂以盡為度,用甘石末4兩,再入乳缽內(nèi)細(xì)細(xì)研之,入腦子1線,麝香1錢,再研細(xì)為度。

    功能主治

    一切眼疾,不問病因。

    用法用量

    每用1匙,或點(diǎn)或沸湯泡洗之。一方無麝香,用水煮。

    摘錄《普濟(jì)方》卷八十六引《海上方》《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光明散處方

    蒼術(shù)1斤(米泔浸7日,去皮、切、焙干),蛤粉4兩(膩者),木賊4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眼目澀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茶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光明散處方

    鯉魚膽(鯉魚1頭,長1尺2寸者,取膽用)。

    制法

    上藥刺破,滴汁在銅照上陰干,用竹刀子刮下,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眼睛上生暈,不問久新。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時時點(diǎn)眼。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光明散處方

    珍珠4分半,地栗粉1兩,朱砂5分,煅硼砂3錢,麝香4分半,冰片1錢,海螵蛸3錢,熊膽4分半,煅甘石1兩半。

    制法

    取上藥混合碾細(xì),成凈粉85~90%即得。

    功能主治

    內(nèi)障青盲,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用此粉少許,點(diǎn)眼角內(nèi),目閉片時.即覺舒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普濟(jì)方》卷八十三引《衛(wèi)生家寶》:光明散處方

    夜明砂(炒)、蚌粉(炒)、蒼術(shù)(米泔浸、炒)、海螵蛸各等分,黃丹。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雀目不見路。

    用法用量

    方中黃丹用量原缺。

    摘錄《普濟(jì)方》卷八十三引《衛(wèi)生家寶》《普濟(jì)方》卷七十三引《海上方》:光明散處方

    黃連1兩,當(dāng)歸1分,淡竹葉30片,赤芍藥2錢,赤棗5個。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赤眼。

    用法用量

    分為4次,各用水1碗半,煎至3分,以紙蓋上,小取1孔熏之,隨手即洗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七十三引《海上方》《壽世保元》卷六:光明散處方

    爐甘石(用上好的)4兩,珍珠4錢。

    制法

    上藥用竹紙包定,將新傾銀紫泥罐為餅,包石珠在內(nèi)為丸。外用熊膽1錢,硼砂2錢,火消3錢,研末為衣,再用紫泥罐包裹,曬干,用炭灰類煉,以七根線香為度,煉4炷香,用童便淬之;浸黑色為妙,又煉1根半香,以好醋淬之;再煉1根半香,歇火聽用。前煉過本藥1錢,加熊膽1分、火消1分,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兩目翳障,爛弦風(fēng)熱,昏蒙色眼。

    用法用量

    點(diǎn)眼。

    摘錄《壽世保元》卷六《普濟(jì)方》卷八十三:光明散處方

    白蔥、赤蘞、井泉石、虢丹、龍骨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雀目。

    用法用量

    每服1兩,水2大碗,入豬肝4兩,切1片,同煎1碗,食后先吃豬肝,然后服煎藥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八十三《醫(yī)方類聚》卷六十九引《王氏集驗(yàn)方》:光明散處方

    白礬(枯)、宣連、銅青、杏仁(去皮尖)、當(dāng)歸各等分。

    制法

    上為粗散,用凈絹袋裝盛。

    功能主治

    翳障,及久年老眼不明。

    用法用量

    五更初取井花水1碗,浸10日,用指甲常點(diǎn)洗目眥頭。如合得藥多,用罐子盛浸,經(jīng)年不壞。洗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六十九引《王氏集驗(yàn)方》《普濟(jì)方》卷七十六:光明散處方

    當(dāng)歸、藿香5錢,細(xì)辛3錢半,兩頭尖1兩,白芷2兩,枯礬2錢半,蝎梢半錢,石膏2兩,何首烏1兩半,薄荷半兩,黃連1兩半,川芎半兩,甘草1兩半,皂莢1兩半(燒存性)。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眼痛。

    用法用量

    方中當(dāng)歸用量原缺。

    注意

    忌熱物。

    摘錄《普濟(jì)方》卷七十六《直指:附遺》卷二十引程東陽方:光明散處方

    水銀5錢,鉛錫3錢(1方5錢),枯礬5錢,炒鹽5錢,炒消5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入于陽城罐內(nèi),用鐵燈盞蓋之,再用鐵線扎定,外用舊草鞋燒灰和鹽泥固濟(jì),用文武火升之,勿令泄氣,鐵燈盞上常常以水漬之,依法3炷官香時退火,候冷輕手開罐取下靈氣雪白,重5錢者為佳,用瓷罐收貯入后爐甘石煅煉聽用。羊腦爐甘石1兩,用捶熟黃泥包封甘石在內(nèi),再將前靈氣5分摻于泥上,再用青鹽含黃泥捶熟.又裹于外固密,曬干用髻條鐵線團(tuán)團(tuán)縛定,用炭火煅紅,用童便漬之,依法7次,取出去土,將爐甘石研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目翳。

    用法用量

    點(diǎn)之立效,或加冰片少許。

    翳膜,加硼砂、硇砂各1錢。

    摘錄《直指:附遺》卷二十引程東陽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檳榔、車前子、大麻子(略炒)1兩(磚微磨去殼,另研),郁李仁(湯泡去皮)2兩,菟絲子(酒浸2宿,蒸,搗,曬,去皮,再酒蒸)2兩,牛膝(酒浸2宿)2兩,山茱萸(酒洗取肉)2兩,山藥2兩,大黃(酒拌,蒸黑色)5兩,枳殼1兩,獨(dú)活1兩。制法......
  • 處方輕粉1錢,黃柏5錢,乳香1錢,水粉3分,孩兒茶3錢,百草霜1錢,冰片3分。制法上藥各為末。功能主治楊梅疳瘡。用法用量豬膽汁調(diào)搽。摘錄《洞天奧旨》卷十引巫彭真君傳方......
  • 處方荊芥5錢,黃蠟5錢,魚鰾(炒黃色)5錢,陳紹酒1碗(一方加艾葉3片)。功能主治刑曹案牘,被毆后受破傷風(fēng)。用法用量隔湯煮1炷香,乘熱飲之,汗出立愈。在保辜限內(nèi),連飲此方。注意百日內(nèi)局食雞肉。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六......
  • 《中藥成方配本》(蘇州方):保金丸處方麻黃8兩,制半夏4兩,川貝母4兩,白術(shù)4兩,茯苓4兩。制法麻黃用梨、甘蔗、韭菜、荸薺、藕、萊菔等6種原料各1斤,生姜半斤,每種分次打汁,將麻黃拌透曬干,蒸煮3小時,曬干;將蒸煮鍋中汁水仍拌入麻黃中,曬干......
  • 處方南沙參3錢,麥冬3錢,百合5錢,貝母3錢,筍尖5錢,糯米5錢,鯽魚1尾。功能主治瘡癥誤治,毒氣入肺,諸證悉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雜癥會心錄》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