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風(fēng)濕湯

    《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園端效方》:風(fēng)濕湯處方

    附子(炮,去皮)白術(shù) 甘草 當(dāng)歸(焙)防風(fēng) 桂枝 薏仁各30克 乳香 沒藥 茯苓各15克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主治風(fēng)寒濕痹,腳氣筋攣,著床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時和滓溫服,日三夜一。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園端效方》《普濟方》卷一八五:風(fēng)濕湯處方

    當(dāng)歸半兩,芍藥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白術(shù)半兩,甘草(炙)半兩,川烏(炮,去皮)1兩。

    功能主治

    風(fēng)寒濕痹,腰腳疼,著床不能走;婦人產(chǎn)后血氣虛損,傷風(fēng)寒濕,口急項強,腰腳疼痹。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五《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圓端效方》:風(fēng)濕湯處方

    附子(炮,去皮)1兩,白術(shù)1兩,甘草1兩,當(dāng)歸(焙)1兩,防風(fēng)1兩,桂枝1兩,薏苡仁1兩,乳香半兩,沒藥半兩,茯苓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風(fēng)寒濕痹,腳氣筋攣,著床不能行走。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夜1。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圓端效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龍骨1兩,蛤粉1兩,梅片5分。制法將龍骨、蛤粉先研為細面,然后再入海片研均。功能主治燥濕解毒。主濕熱流竄,皮膚糜爛。及鼻生粟米瘡,兒童鼻瘡,黃水瘡,禿瘡,腳氣。用法用量干敷或用香油調(diào)敷于患處。注意忌食辛辣、酒等物。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
  • 處方大田螺5枚(去殼,線穿曬干)白砒3.6克(面裹煨熟)冰片0.3克 硇砂0.6克制法螺肉切片,同白砒共碾為細末,加硇砂、冰片再碾,小罐密收。功能主治主瘰疬日久,堅核不消,或服消藥不效者,用本方點落疬核。又治癭瘤患大而蒂小,及諸般高突、異形......
  • 處方田螺1個(去殼曬干),白砒2分(用面裹煨熟),冰片2厘,硇砂4厘。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面上黑痣。用法用量將痣挑損點之,糊紙蓋之,3日自脫。摘錄《嵩崖尊生》卷六......
  • 處方巴豆1粒(去凈油),冰片3厘。制法用飯粘以手捏爛為丸。雄黃少許為衣。功能主治乳癰。用法用量將丸捏扁貼眉心處,用清涼膏如錢大蓋之,夏貼3個時辰,春、秋冬貼1日,去之。摘錄《仙拈集》卷三......
  • 處方糯米不計多少。制法立冬日凈淘,水浸,置北墻陰下,至立春日取以為粉。功能主治解暴暑。主用法用量每服2錢,新汲水調(diào)下。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