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防己丸

    《傳家秘寶》卷中:防己丸處方

    甜葶藶4兩,杏仁2兩(炒),貝母2兩(去心),甘草2兩,防己2兩。

    制法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肺癰

    用法用量

    方中甜葶藶用量原缺,據(jù)《普濟方》補。

    摘錄《傳家秘寶》卷中《宣明論》卷九:防己丸處方

    防己2錢,杏仁3錢,木香2錢。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調(diào)順氣血,消化痰涎。主肺不足,喘嗽久不已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煎桑白皮湯送下。

    如大便秘,加葶藶1兩。

    摘錄《宣明論》卷九《圣濟總錄》卷八十二:防己丸處方

    防己1兩,附子(去皮臍)1兩,半夏(湯洗去滑)1兩,斑螫(去翅足)半兩,防風(去叉)3分,天南星3分,麻黃(去根節(jié))1兩半。

    制法

    上為末,粟米板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風毒腳氣上沖,臍腹?jié)M悶,坐臥不得,但不吐者。

    用法用量

    初用生姜湯入童便送下10丸,蓋覆取汗;服10日后,每日酒送下,良久以豬腎1只(切2片),先用水煮綠豆1合令爛,入腎更略煮了吃,用壓下前丸藥。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二《圣濟總錄》卷八十:防己丸處方

    防己半兩,白前半兩,五味子半兩,紫菀(去苗上)半兩,桑根白皮(銼)3分,馬兜鈴3分,麻黃(去根節(jié))3分,桔梗(炒)3分,柴胡(去苗)3分,大腹皮(銼)3分,赤茯苓(去黑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甘草(炙,銼)1分,杏仁50粒(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氣腫滿,肺氣喘急,咳嗽脹悶,坐臥不得,喉中作聲,心胸痞滯。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溫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惠眼觀證》:防己丸處方

    漢防己、牽牛子、馬兜鈴、甜葶藶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棗肉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疳嗽。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糯米飲送下。與溫肺散間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惠眼觀證》《圣濟總錄》卷一三五:防己丸處方

    防己3兩,大黃(銼,醋炒)3兩,芍藥2兩1分,檳榔(煨)2兩1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2兩,薏苡仁(炒)2兩,生干地黃(焙)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木香1兩半,桂(去粗皮)1兩1分,茯神(去木)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熱毒腫,四肢腫熱,氣脈壅滯。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漸增至30丸,食后良久溫酒或生姜湯送下,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五《圣濟總錄》卷九十一:防己丸處方

    防己2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3分,苦葶藶(炒香)3兩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1分,郁李仁(湯浸,去皮尖,麩炒)1兩1分,紫蘇葉1兩1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脾腎不足,身面浮腫,臥即脹滿,喘急痰嗽,胸膈痞悶,大小便不利,漸成水氣。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一《圣濟總錄》卷七十九:防己丸處方

    防己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大戟(炒)半兩,苦葶藶(紙上炒)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定喘急。主十水喘急。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溫熟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九《圣濟總錄》卷三十一:防己丸處方

    防已半兩,桑根白皮(銼)3分,葶藶子(炒)半兩,郁李仁(炒)半兩,木通(銼)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百合半兩,澤漆(炒)1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傷寒后,毒氣攻四肢虛腫,及喘息促急。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煎桑根白皮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一《圣濟總錄》卷十四:防己丸別名

    人參丸

    處方

    防已(銼)1兩,白蘞(銼)1兩,桔梗(去蘆頭,炒)1兩,干姜(地裂)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防風(去叉)1兩,大黃(銼,醋炒)1兩,牛膝(去苗)1兩1分,遠志(去心)1兩1分,銀箔20片(研入),桂(去粗皮)2兩,人參2兩。

    制法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風驚恐,恍惚善忘;或風邪上沖,胸脅脹滿,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人參丸(《普濟方》卷一○二)。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四《圣濟總錄》卷七十九:防己丸處方

    防己1兩,海蛤(研)1兩,葶藶1升(蒸熟),杏仁60枚(湯浸,去皮尖,炒,別搗),甘遂(微炒)1分。

    制法

    上先將葶藶、杏仁一處拌和,后以三味為末,再研勻,加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腫,眠臥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漸加至25丸,米飲送下。以微利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九《圣濟總錄》卷八十三:防己丸處方

    防己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牽牛子(洗去黑汁,焙干)1兩,白術(shù)1兩,玄參1兩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海蛤1兩半,澤瀉1兩1分,郁李仁(湯浸,去皮尖)2兩半。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腳氣不愈,變成肺氣,或上氣喘急,夜臥不得,奔豚氣頻發(fā),急喘,漸成水氣。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三
更多中藥材
  • 《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卷二:保胎資生丸別名資生丸(《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卷二)。處方人參(人乳浸,飯上蒸,烘干)90克 白術(shù)90克 白茯苓(研細末,水澄,蒸,曬干,入人乳再蒸,曬干)45克 廣陳皮(去白,略蒸)60克 山楂肉(蒸)60克 甘草(......
  • 處方生地4兩,鱉甲4兩,香附4兩,當歸2兩,茯苓2兩,元胡2兩,白薇2兩,藁本2兩,益母2兩,川芎2兩,炒艾2兩,煅赤石脂2兩,丹皮2兩,白術(shù)2兩,青蒿2兩,肉桂5錢,沒藥1兩5錢,五味1兩,炙草1兩,沉香6錢,人參2兩,黃柏4兩。制法白酒......
  • 處方當歸7分,川芎7分,芍藥7分,熟地7分,半夏7分,茯苓7分,甘草7分,白術(shù)7分,黃耆7分,阿膠7分,艾葉7分,地榆7分。功能主治妊娠胎動不安,腹腸疼痛,或時下血,及惡阻一切等癥。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錄《醫(yī)學入門》卷八......
  • 處方金釵石斛2錢,薏苡仁2錢,忍冬花2錢,山藥1錢,茯苓1錢,牡丹皮1錢,陳皮1錢,人參6分,甘草6分,木香6分。功能主治益其正氣。主楊梅瘡而有脾經(jīng)形癥者。用法用量上用水2大鐘,加大棗2枚,煎8分服,滓再煎服。兼服戊字化毒丸。摘錄《瘡瘍經(jīng)驗......
  • 處方當歸1錢,山梔(炒黑)1錢,地榆1錢,牡蠣1錢,側(cè)柏葉1錢2分,川芎1錢2分,赤芍1錢2分,生地1錢2分。功能主治婦女月經(jīng)每次數(shù)日不能止,或隔幾日復(fù)見微紅。用法用量用燈心30莖,水煎,空心服。摘錄《玉案》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