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茯苓粉30克 粳米100克 紅棗20枚
先將紅棗文火煮爛,連湯放入粳米粥內(nèi),加茯苓粉再煮粉沸即成。
健脾補(bǔ)中,利水滲濕,安神養(yǎng)心。適用于慢性肝炎脾胃虛弱、腹瀉、煩躁失眠等癥。
每日服2次,可酌加紅糖。
白茯苓粥
白茯苓(去黑皮,取末)半兩,粳米2合。
上藥,以米淘凈煮粥,米熟即下茯苓末。
健脾益胃,利水消腫。主產(chǎn)后無所苦,欲睡而不得睡。老年性浮腫,肥胖癥,脾虛泄瀉,小便不利,水腫。
白茯苓粥(《長(zhǎng)壽藥粥譜》引《直指》)。
老年人脫肛和小便多者不宜服食。
赤茯苓1兩,麥門冬1兩(去心),粟米2合。
上銼細(xì)。
心胸結(jié)氣,煩悶恐悸,風(fēng)熱驚邪口干。
先以水2大盞半,煎至1盞半,去滓,下米煮作粥,溫食。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茯苓粉30克 粳米100克 紅棗20枚
制法先將紅棗文火煮爛,連湯放入粳米粥內(nèi),加茯苓粉再煮粉沸即成。
功能主治健脾補(bǔ)中,利水滲濕,安神養(yǎng)心。適用于慢性肝炎脾胃虛弱、腹瀉、煩躁失眠等癥。
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可酌加紅糖。
摘錄《民間方》《圣濟(jì)總錄》卷一九○:茯苓粥別名白茯苓粥
處方白茯苓(去黑皮,取末)半兩,粳米2合。
制法上藥,以米淘凈煮粥,米熟即下茯苓末。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利水消腫。主產(chǎn)后無所苦,欲睡而不得睡。老年性浮腫,肥胖癥,脾虛泄瀉,小便不利,水腫。
用法用量白茯苓粥(《長(zhǎng)壽藥粥譜》引《直指》)。
注意老年人脫肛和小便多者不宜服食。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九○《圣惠》卷九十六:茯苓粥處方赤茯苓1兩,麥門冬1兩(去心),粟米2合。
制法上銼細(xì)。
功能主治心胸結(jié)氣,煩悶恐悸,風(fēng)熱驚邪口干。
用法用量先以水2大盞半,煎至1盞半,去滓,下米煮作粥,溫食。
摘錄《圣惠》卷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