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馬蹄荷根

    拼音注音Mǎ Tí Hé Gēn來源

    藥材基源:為金縷梅科植物馬蹄荷Exburklandiapopulnea(R.Br.exGriff.)R.W.Brown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xburklandia populnea(R.Br.exGriff.)R.W.Brown[Symingtonia populnea(R.Br.)Steenis]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約1300m的山地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馬蹄荷 喬木,高20m。小枝被短柔毛,節(jié)膨大。葉互生;葉柄長3-6cm;托葉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3cm,寬1-2cm,有明顯的脈紋;葉片革質(zhì),闊卵圓形,嫩葉有掌狀3淺裂,長10-17cm,寬9-13cm,先端銳尖,基部心形,或偶為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發(fā)亮,掌狀脈5-7條,網(wǎng)脈明顯。頭狀花序單生或數(shù)個(gè)排成總狀,有花8-12朵;花兩性或單性;萼齒不明顯,鱗片狀;花瓣2-5,線形,長2-3mm,或不明顯;雄蕊10-14,長約5mm;子房半下位,被黃褐色柔毛,2室,每室有胚珠3個(gè),花柱長3-4mm。頭狀果序直徑約2cm,有蒴果8-12個(gè);蒴果橢圓形,長7-9mm,直徑為5-6mm,上半部2片開裂,果皮表面平滑。種子具窄翅。

    性味

    苦;酸;溫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鬼筆別名鬼筆、鬼筆菌來源真菌類擔(dān)子菌綱鬼筆目鬼筆科白鬼筆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藥。生境分布夏秋兩季雨后,產(chǎn)生在林內(nèi)地上。分布于山西、山東、安徽、廣東。炮制采摘后切去......
  • 《中藥大辭典》:白魚拼音注音Bái Yú別名鲌魚(《滇南本草》),鱎魚(《綱目》),白扁魚(《本草求原》)。出處孟詵來源為鯉科動(dòng)物翹嘴紅鲌的肉。生境分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在水的中上層,行動(dòng)迅速,善跳躍,性兇猛,以魚類、昆蟲等為食。產(chǎn)卵......
  • 《中藥大辭典》:白魚尾拼音注音Bái Yú Wěi別名溪桃、野桃(《閩東本草》),楊波葉、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藥》)。出處《閩東本草》來源為馬錢科植物駁骨丹的根及莖葉。根、莖隨時(shí)可采。葉8~9月采為佳。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或栽于庭園。分......
  • 《中藥大辭典》:白魚尾果拼音注音Bái Yú Wěi Guǒ出處《閩東本草》來源為馬錢科植物駁骨丹的果實(shí)。9~10月采,陰干。功能主治治小兒蛔疳。用法用量白魚尾果一兩加水煎后去渣加米煮稀飯,連服三至四次。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魚......
  • 《中國藥典》:白鮮皮拼音注音Bái Xiān Pí?jiǎng)e名白蘚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鮮草英文名CORTEX DICTAMNI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白鮮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