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復(fù)元散

    《痘疹傳心錄》卷十八:復(fù)元散處方

    土鱉蟲不拘多少(用壁喜窠包蟲在內(nèi),以苧麻線縛定,將黃泥包封,火煅)紅花(為末)1.5克 大仙人柴(火煅醋淬,為末)1.5克 古文錢(火煅,為末)3克 自然銅(煅三次,為末)1.5克 乳香 沒藥各1.5克(為末)

    制法

    上藥研細(xì)和勻。

    功能主治

    治小兒撲跌損傷,瘀凝不散,寒熱疼痛,舉動不能。

    用法用量

    每服0.6克,空腹時用好酒調(diào)下,小兒用0.3克。

    摘錄《痘疹傳心錄》卷十八《麻科活人全書》卷一:復(fù)元散處方

    貝母 百合 阿膠(炒)枇杷葉(蜜炙,去毛)桔梗 罌粟殼(炒)各3克

    制法

    為末。

    功能主治

    治麻疹喘急,鼻孔干黑如煤。

    用法用量

    用桑白皮煎湯下3克。

    摘錄《麻科活人全書》卷一《醫(yī)學(xué)探驪集》卷四:復(fù)元散處方

    萬年灰1兩,象皮4分,冰片3分,麝香1分。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瓷瓶盛之備用。

    功能主治

    鼻衄。

    用法用量

    先服加味犀角地黃湯1-2劑,再以本方聞之。

    摘錄《醫(yī)學(xué)探驪集》卷四《麻科活人》卷一:復(fù)元散處方

    貝母1錢,百合1錢,阿膠(炒)1錢,枇杷葉(蜜炙,去毛)1錢,桔梗1錢,罌粟殼(炒)1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麻后喘急,鼻孔干黑如煤。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用桑白皮煎湯送下。

    摘錄《麻科活人》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天門冬6分,干地黃4分,桂心1兩,茯苓1兩,菖蒲3分,五味子3分,遠(yuǎn)志3分,石韋3分。制法上藥治下篩。功能主治養(yǎng)命,開心益智。主好忘。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酒、水任服。服30日力倍,60日氣力強,志意足。摘錄《千金》卷十四......
  • 處方北庭半兩(飛過,煎成霜),附子1兩(研為末)。制法上藥以生薯蕷于砂盆內(nèi)研,調(diào)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凡夢鬼交者,蓋由腎氣虛,為客邪所乘,入于臟則喜夢,腎既虛不能制于精,因夢感而動泄,久不止,則令人枯瘁不澤,少力。用法用量仍用禹余糧......
  • 處方北杏10個 雪梨1個 白砂糖30~50克制法將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燉盅內(nèi),加清水半碗,隔水燉1小時。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熱生津,潤肺平喘。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腸燥便秘等。用法用量每日2次,食雪梨,飲湯。摘錄《民間方》......
  • 別名金棗散處方北棗1枚,真砒1黑豆大。制法大棗去核,納真砒于棗內(nèi),外面紙裹訖,泥固濟(jì)燒存灰,研極細(xì)。功能主治走馬牙疳。用法用量金棗散(《瘍科綱要》卷下)。摘錄方出《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張氏家傳》,名見《醫(yī)統(tǒng)》卷六十四......
  • 處方北棗1枚(去核,入鴨嘴膽礬1片在內(nèi),紙裹火煅通紅,出火毒)。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小兒走馬疳。用法用量敷牙左右。摘錄《醫(yī)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