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二神散

    《仁齋直指》卷十六:二神散處方

    黃色海金沙22.5克 滑石15克

    制法

    上藥為細末。

    功能主治

    主諸淋急痛。

    用法用量

    每服7.5克,用燈心草、木通、麥門冬煎湯去滓,入蜜調(diào)下。

    摘錄《仁齋直指》卷十六《證治準(zhǔn)繩.幼科》卷六:二神散別名

    二仙散(《景岳全書》卷六十三)。

    處方

    丁香9粒 干姜3克(炒)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主痘瘡初起,脾胃傷冷,體寒不溫,甚或肢冷,腹痛吐瀉,口氣亦冷,痘瘡難發(fā)難牡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溫開水送下。服后蓋被片時,令脾胃溫暖,陰返陽回,則痘瘡起發(fā)便順。用量隨兒大小輕重用之。

    摘錄《證治準(zhǔn)繩.幼科》卷六《景岳全書》卷六十:二神散處方

    大黃 樸消等分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主赤鼻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

    津調(diào)涂鼻上。

    摘錄《景岳全書》卷六十《普濟方》卷一八八:二神散處方

    香附子1兩(燒存性),蒲黃1兩(炒)。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吐血,便血,尿血,及婦人血崩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取大眼桐皮,刮去青取白,濃煎湯,調(diào)下1-2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八《直指》卷十六:二神散處方

    黃色海金沙7錢半,滑石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諸淋急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半,多用燈心、木通、麥門冬草,新水煎,入蜜調(diào)下。

    摘錄《直指》卷十六《惠直堂方》卷四:二神散處方

    雞子1枚(破頂,去白留黃,入黃丹1錢,攪勻封口,鹽泥固,火上煨焙,泥干取出)。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娠婦痢疾。

    用法用量

    米飲湯下。

    摘錄《惠直堂方》卷四《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二神散別名

    二陳散、二仙散、二神湯

    處方

    常山1兩,蔥管藜蘆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中風(fēng),痰迷心竅,顛狂煩亂,人事昏沉,痰涎壅盛;及五癇、心風(fēng)。

    用法用量

    用水1鐘,煎2錢至7分,食后溫服。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醫(yī)統(tǒng)》卷六十二:二神散處方

    大黃、樸消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赤鼻久不愈。

    用法用量

    津調(diào)涂鼻上。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六十二《外科啟玄》卷十二:二神散別名

    二陳散、二仙散

    處方

    丁香9粒,干姜1錢(炒)。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痘正發(fā)時遇大寒,變?yōu)殛幇Y,腹痛,口氣冷,嘔吐,泄瀉,灰白陷伏難發(fā)者。

    用法用量

    二陳散(《痘疹仁端錄》卷十)、二仙散(《景岳全書》卷六十三)。

    各家論述

    《醫(yī)方考》:氣血原實,或以飲食涼劑,寒其中氣,致痘不起,故只用丁香、干姜以溫中,而不必參、耆等也。

    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二《外科百效》卷六引合東泉方:二神散處方

    肥杏仁7個,蔥白3根。

    功能主治

    蝎螫。

    用法用量

    口嚼為泥,涂傷處。

    摘錄《外科百效》卷六引合東泉方《喉科紫珍集》:二神散處方

    綠豆21粒,胡椒7粒。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一切牙痛。

    用法用量

    用豆許,綿裹,置疼處,永絕其患。如疼不可忍,先用火酒漱口,后咬此藥。

    摘錄《喉科紫珍集》《外科真詮》卷上:二神散處方

    老杉木(煅存性)、官粉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腎囊風(fēng)。

    用法用量

    用清油調(diào)搽。

    摘錄《外科真詮》卷上《喉科枕秘》卷二:二神散處方

    干姜1兩,雄黃3錢。

    制法

    上為極細末,瓷瓶裝盛。

    功能主治

    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

    吹痛處。

    摘錄《喉科枕秘》卷二《醫(yī)統(tǒng)》卷四十二:二神散處方

    陳槐花(炒焦黑)2兩,百草霜5錢。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男女吐血,血崩下血,舌上忽然腫破出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錢,茅根煎湯調(diào)下。治血崩下血,皆空心服之效。舌上忽然腫破出血,用此摻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四十二《雞峰》卷二十四:二神散處方

    天將子2個,朱砂1分,輕粉1分,蝎梢5個,巴豆2個。

    制法

    上為細末,奶汁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急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

    1歲1丸,薄荷水送下。

    摘錄《雞峰》卷二十四《異授眼科》:二神散別名

    二神湯

    處方

    車前子、菟絲子(酒煮)、五味子、枳殼、熟地、當(dāng)歸。

    制法

    上為細末,蜜水調(diào)下。

    功能主治

    目有障膜,形如垂簾者。

    用法用量

    二神湯(《梅氏驗方新編》卷一)。

    摘錄《異授眼科》
更多中藥材
  • 《傷科匯纂》卷七:安髓散處方川芎、白芷、香附(制)各等分。功能主治腦陷頭疼。用法用量生姜汁和酒服。摘錄《傷科匯纂》卷七《梅氏驗方新編》卷六:安髓散處方川芎1兩,香附1兩,白附子1兩,甘草1兩,白芷1兩,相草1兩,牡蠣1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
  • 處方黑鉛2兩,水銀1兩,硫黃(細研)1兩。制法上先銷鉛成水,次下水銀攪令勻,良久,即下硫黃末,當(dāng)為碧色,勻攪,即去火放冷,細研如粉,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驚邪癲癇,天行熱病,心神狂亂。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新汲水研服之。摘錄《圣惠》卷......
  • 處方桔梗3錢,甘草1錢,青黛5錢,百部1錢,山豆根1錢,人參3錢,茯苓5錢,天花粉3錢。功能主治補土瀉火,消痰逐邪。主肺氣虛而中邪,目見鬼神,口出胡言,或說刀斧砍傷,或言弓矢射中,滿身疼痛,呼號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十......
  •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安魂湯處方龍眼肉18克 酸棗仁(炒搗)12克 生龍骨(搗末)15克 生牡蠣(搗末)15克 清半夏9克 茯苓片9克 生赭石(軋細)12克功能主治心中氣血虛損,兼心下停有痰飲,致驚悸不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醫(yī)學(xué)衷中參......
  • 處方天麻1兩,川芎1兩,防風(fēng)1兩,細辛1兩,白芷1兩,羌活1兩,川烏(炮,去皮臍)1兩,荊芥穗1兩,僵蠶1兩,薄荷葉3兩,全蝎半兩,粉甘草半兩,藿香半兩,朱砂(細研,水飛)半兩,麝香1錢,珍珠1錢,琥珀1錢。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