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二妙散

    《丹溪心法》卷四:二妙散處方

    黃柏(炒)蒼術(shù)(米泔浸炒)各等分

    制法

    上二味研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主濕熱下注,筋骨疼痛,腳膝無力;或足膝紅腫熱痛;或下部濕瘡;以及濕熱帶下、淋濁等癥。

    用法用量

    每服3~9克,日服二次,用沸湯加姜汁送服。表實體壯者,加酒少許佐之。

    若氣虛者加補氣藥,血虛者加補血藥,痛甚者加生姜汁,熱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四《絳囊撮要》:二妙散處方

    蒲黃(炒黑)、海螵蛸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舌腫出血。

    用法用量

    涂患處。另用石膏3錢,薄荷5分,煎湯含之。

    摘錄《絳囊撮要》《仙拈集》卷二:二妙散處方

    荔枝核(炮)、小茴香(炒)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寒疝偏墜腫痛。

    用法用量

    空心燒酒下3錢。

    摘錄《仙拈集》卷二《仙拈集》卷三引《普濟》:二妙散處方

    蛇床子1兩,輕粉3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鼻疳久不愈。

    用法用量

    香油調(diào)搽。

    摘錄《仙拈集》卷三引《普濟》《葉氏女科》卷二:二妙散處方

    熟地黃(炒)2錢,干姜(炮)2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妊娠胎漏,漏血如月經(jīng),以致胞干,母子俱損。

    用法用量

    米飲調(diào)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二《絳囊撮要》:二妙散處方

    宣州木瓜1兩(陳酒拌一宿),干絲瓜絡(luò)5錢。

    制法

    瓦上各炙存性,研末和勻。

    功能主治

    虛火牙齦腫痛。

    用法用量

    臥時敷患處,含1夜吐出,即愈。

    摘錄《絳囊撮要》《外科方外奇方》卷三:二妙散處方

    茅山蒼術(shù)1斤,川黃柏1斤。

    制法

    共炒存性,為末。

    功能主治

    濕風(fēng)爛瘡。

    用法用量

    麻油調(diào)搽。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三《李氏醫(yī)鑒》卷四:二妙散處方

    香薷、扁豆、厚樸、木爪、甘草、香附、陳皮、蒼術(shù)、紫蘇。

    功能主治

    外感內(nèi)傷,身熱腹脹。

    摘錄《李氏醫(yī)鑒》卷四《慈幼新書》卷一:二妙散處方

    文蛤1兩,黃柏2錢。

    功能主治

    眼中翳膜血絲。

    用法用量

    煎水熏洗。

    摘錄《慈幼新書》卷一《普濟方》卷二○四:二妙散處方

    半夏1兩(洗7次),干桑皮2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五膈氣,心胸痞塞。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加生姜3片,醋水1盞,煎至7分,稍熱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四《朱氏集驗方》卷六:二妙散處方

    四君子湯1帖,黃耆建中湯1帖。

    功能主治

    痔疾。

    用法用量

    加白扁豆、縮砂仁,同煎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六《普濟方》卷七十一引《楊氏家藏方》:二妙散處方

    當(dāng)歸、熟干地黃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養(yǎng)肝氣。主月昏,視物不明,淚下。

    用法用量

    以無灰酒下2錢匕,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七十一引《楊氏家藏方》《百一》卷十八引柳正之方,名見《醫(yī)方類聚》卷二二九引《澹寮》:二妙散處方

    蛇退1條(全者,燒存性),蠶紙1片(方5寸以上,燒存性,約與蛇退相等)。

    功能主治

    催生。主難產(chǎn)。

    用法用量

    上藥合和,只作1服。以麝香溫酒調(diào)下。

    摘錄《百一》卷十八引柳正之方,名見《醫(yī)方類聚》卷二二九引《澹寮》《朱氏集驗方》卷一:二妙散處方

    當(dāng)歸、橘皮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理氣血,去風(fēng)。主

    用法用量

    以酒調(diào)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一《回春》卷七:二妙散處方

    蜣螂不拘多少(6-7月間,尋牛糞中者,用線串起陰干收貯)。

    制法

    用時,取1個,要全者,放凈磚上,四面以炭火烘干,以刀從腰切斷。如大便閉,用上半截;小便閉,用下半截;二便俱閉,全用。研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小兒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新汲水調(diào)服。

    摘錄《回春》卷七《朱氏集驗方》卷十:二妙散處方

    平胃散2帖,四君子湯2帖。

    功能主治

    婦人血崩。

    用法用量

    先合煎數(shù)服,然后吃三灰散、四神散。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準(zhǔn)繩·瘍醫(yī)》卷五:二妙散處方

    馬蹄香、香圓橘葉。

    功能主治

    馬(疒其),滿身起堆。

    用法用量

    上搗爛,糟炒縛之,或用秦椒酒煎敷。

    摘錄《準(zhǔn)繩·瘍醫(yī)》卷五明·《丹溪心法》:二妙散出處

    二妙散,出自明·《丹溪心法》。本方又名“二妙蒼柏散”“蒼柏散”“二妙丸”“蒼柏二妙丸”。

    組成

    黃柏、蒼術(shù)(各15克)。

    用法

    上藥各等分,研為末,每服6克,水煎,入生姜汁服,亦可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丸劑,每服6~9克,每日服2次。

    功效

    清熱燥濕。

    主治

    濕熱下注,筋骨疼痛,兩足痿軟無力,或足膝紅腫熱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濕疹,小便短黃,舌苔黃膩。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痛風(fēng)性關(guān)節(jié)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濕疹、小兒膿皰瘡、紅斑性肢痛等病癥。

    1.痛風(fēng)性關(guān)節(jié)炎:以二妙散為主治療急性痛風(fēng)性關(guān)節(jié)炎40例,對照組40例予秋水仙堿口服治療,療效標(biāo)準(zhǔn)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biāo)準(zhǔn)》,以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為近期治愈。結(jié)果:治療37日后,隨訪1年內(nèi)治療組復(fù)發(fā)率20.0%,優(yōu)于對照組的復(fù)發(fā)率60.0%。(《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2年第5期)

    2.非淋茵性尿道炎:治療組42例在對照組38例口服鹽酸四環(huán)素基礎(chǔ)上加用中藥二妙散,以尿道分泌物減少或消失,排尿困難感覺減輕或消失為有效。結(jié)果:治療3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5.2%,優(yōu)于對照組78.9%。(《湖北中醫(yī)雜志》2002年第4期)

    3.濕疹:以二妙散為主治療慢性濕疹83例,對照組50例予馬來酸氯苯那敏并肌注維丁膠性鈣。7日為1個療程,治療4個療程后,療效評定準(zhǔn)以癥狀全部消失,半年未見復(fù)發(fā)為顯效。結(jié)果:治療4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6.38%,優(yōu)于對照組54%。(《遼寧中醫(yī)雜志》2002年第6期)

    4.小兒膿皰瘡:以二妙散為主外洗治療小兒膿皰瘡100例,以3~5曰內(nèi)膿皰情新發(fā)情況、淋巴結(jié)縮小等情況逐漸好轉(zhuǎn)為有效,治療后總有效率98.0%:(《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雜志》2008年第2期)

    5.紅斑性肢痛:以二妙散加味治療46例,以疼痛消失,皮損恢復(fù)正常皮色為痊愈。結(jié)果:服藥2個療程,治愈15例;3個療程,治愈28例,有效3例。(《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3年第15期)

    方解

    二妙散中以黃柏苦寒清除濕熱,為冶下焦?jié)駸嶂帲簧n術(shù)苦溫香燥,二藥配伍,陰陽相濟,寒溫協(xié)調(diào),共成清熱燥濕,標(biāo)本兼顧之法:

    臨床應(yīng)用以下肢痿弱無力、足膝紅腫熱痛或下部濕癢、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濡數(shù)為辨證要點。

    現(xiàn)代研究

    實驗證實有抗菌、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臨床報道有二妙丸加減治療糖尿病。

    方歌

    二妙散中蒼柏煎,若云三秒牛膝添,再加苡仁名四妙,濕熱下注痿痹痊。

    摘錄明·《丹溪心法》
更多中藥材
  • 處方朱砂1錢,明雄1錢,全蝎1錢,薄荷1錢,明天麻1錢,天竺黃1錢,黃連1錢,大黃1錢,梔子1錢,半夏1錢,膽南星1錢。制法上為細(xì)末,水泛為丸,朱砂為衣,如小米大。功能主治小兒胃腸積熱,驚風(fēng)抽搐,夜睡不安,大便閉結(jié)。用法用量小兒1日服12丸......
  • 《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保元丸處方當(dāng)歸1兩,枳殼1兩,獨活1兩,防風(fēng)1兩,前胡5錢,麻黃5錢,大黃5錢。制法煉蜜為丸。功能主治小兒風(fēng)入脊髓,致患龜背。用法用量米湯送下。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保元丸處方龍骨2兩,牡蠣(煅)2兩,沙......
  • 《重樓玉鑰》卷上:保元丹處方稻草不拘多少。制法密扎成把,候冬日放露天糞缸內(nèi),至春分取起,于長流水洗凈污穢。置屋上,任日熾雨淋雪壓,愈陳愈妙,再將草燒成黑灰,為末,每兩加冰片3分,和乳極細(xì)。功能主治牙疳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吹患處。摘錄《重樓玉鑰......
  • 處方黃耆(炙)2錢,人參1錢,川芎8分,木香8分,當(dāng)歸8分,肉桂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痘瘡起脹時,氣血俱虛,頂陷色白者。用法用量加酒半杯同水煎,和人乳半杯溫服。氣不虛,去木香;血不虛,去當(dāng)歸、肉桂;氣血弱甚者,加鹿茸1錢。各家論述此......
  • 處方人參、黃耆、甘草、當(dāng)歸、淮熟地、川芎、枸杞子、山楂。功能主治痘疹氣血兩虛,囊薄色淡,身涼體靜,頂平頂陷,漿清皺軟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炒糯米百數(shù)粒,水煎服。摘錄《救偏瑣言》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