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淡竹葉湯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三:淡竹葉湯處方

    淡竹葉 麥門冬(去心,焙)小麥 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 甘草(炙,銼)人參各15克

    制法

    上六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主氣陰兩虛,心煩喘悶。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中午、臨臥空腹時(shí)各一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三《醫(yī)學(xué)心悟》卷五:淡竹葉湯處方

    淡竹葉7片 黃芩 知母 麥冬各3克 茯苓6克

    功能主治

    主孕婦火盛,內(nèi)熱而煩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xué)心悟》卷五《鬼遺》卷三:淡竹葉湯處方

    淡竹葉4升,麥門冬3兩(去心),黃耆3兩,芍藥3兩,干地黃3兩,生姜3兩,前胡2兩,黃芩2兩,升麻2兩,遠(yuǎn)志2兩(去心),栝樓2兩,大棗14枚,當(dāng)歸1兩。

    功能主治

    發(fā)背乳痛,已服生地黃湯取利后。

    用法用量

    先以水1斗8升,煮竹葉及麥冬1斗,去滓,納諸藥,再煮取3升,分3次溫服。

    摘錄《鬼遺》卷三《外臺(tái)》卷三十八:淡竹葉湯處方

    淡竹葉(切)1升,茯苓1兩,白術(shù)1兩,甘草1兩(炙),枳實(shí)1兩(炙),梔子1兩,人參1兩,大黃2兩,黃芩3兩。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乳石發(fā)動(dòng)。熱腫初起,始欲作癰者。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3升,分服。以愈止。

    摘錄《外臺(tái)》卷三十八《得效》卷八:淡竹葉湯處方

    淡竹葉、甘草、燈心、棗子、烏豆、車前子。

    功能主治

    諸淋。砂、血淋。

    用法用量

    上不拘多少,以水濃煎湯,代熟水服。

    摘錄《得效》卷八《醫(yī)學(xué)心語》卷五:淡竹葉湯處方

    淡竹葉7片,黃芩1錢,知母1錢,麥冬1錢,茯苓2錢。

    功能主治

    子煩。孕婦火盛內(nèi)熱而煩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xué)心語》卷五《鬼遺》卷三:淡竹葉湯處方

    淡竹葉(切)4升(去尖),栝樓4兩,通草2兩,前胡2兩,升麻2兩,茯苓2兩,黃芩2兩,知母2兩,甘草2兩(炙),石膏末2兩,生地黃10兩,芍藥1兩,大黃3兩,黃耆3兩,當(dāng)歸1兩半,人參1兩。

    功能主治

    發(fā)癰疽,兼結(jié)實(shí)大小便不通,寒熱,已服五痢湯吐出,不得下,大渴煩悶者。

    用法用量

    先以水1斗6升煮竹葉,去葉,取9升,納諸藥后,煮取3升2合,分4服,日3夜1??炖阒?,不必盡湯,湯盡不利,便合取利。

    摘錄《鬼遺》卷三
更多中藥材
  • 《瑞竹堂經(jīng)驗(yàn)方》卷四:八珍散別名八珍湯(《正體類要》卷下)。處方當(dāng)歸(去蘆)川芎 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甘草(炙)茯苓(去皮)白術(shù)各30克制法上藥嚼咀。功能主治養(yǎng)氣血,調(diào)營(yíng)衛(wèi),補(bǔ)虛損。氣血兩虛,面色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
  •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湯處方當(dāng)歸 赤芍 川芎 熟地黃 人參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氣血,理脾胃。虛損屬于氣血兩虛,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摘錄《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湯處方西洋參1錢5分......
  •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湯處方當(dāng)歸 赤芍 川芎 熟地黃 人參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氣血,理脾胃。虛損屬于氣血兩虛,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摘錄《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湯處方西洋參1錢5分......
  • 來源方論吳昆《醫(yī)方考》卷3:“血?dú)饩闾撜撸朔街髦?。人之身,氣血而已。氣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養(yǎng)者也。是方也,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甘溫之品也,所以補(bǔ)氣;當(dāng)歸、川芎、芍藥、地黃,質(zhì)潤(rùn)之品也,所以補(bǔ)血。氣旺則百骸資之以生,血旺則......
  • 《中國(guó)藥典》:八珍益母丸處方益母草200g 黨參50g 白術(shù)(炒)50g 茯苓50g 甘草25g 當(dāng)歸100g 白芍(酒炒)50g 川芎50g 熟地黃100g性狀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氣,味甜而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