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為蕁麻科植物華艾麻草的根。
生于陰濕的林下。分布長江中、下游各省。
多年生草本。塊根紡錘狀。莖稍傾斜,高40~70厘米。葉互生,具長柄;葉片卵形至長卵形,長8~15厘米,寬4~7厘米,先端長尖,基部鈍形至圓形,緣有鋸齒,上面有白色伏貼毛,下面脈上有短毛,葉脈上不生珠芽?;▎涡裕菩弁?;圓錐花序,花綠白色;雄花序生于下部葉腋,無總梗;雌花序生上部葉腋,與梗共長7~16厘米;雄花花被4~5,全裂,雄蕊同數(shù),與花被對生;雌花具扁平有翼的短梗,花被4裂,側(cè)方2片花后增大,長橢圓形或斜倒卵形,鈍頭,雌蕊1,柱頭細長,彎曲。瘦果扁平歪卵形至廣卵形,長約2.5毫米。花期8月。果期10月。
治勞傷乏力。
干根研末,每服二錢,臨睡前黃酒送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華艾麻草的根。
生境分布生于陰濕的林下。分布長江中、下游各省。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塊根紡錘狀。莖稍傾斜,高40~70厘米。葉互生,具長柄;葉片卵形至長卵形,長8~15厘米,寬4~7厘米,先端長尖,基部鈍形至圓形,緣有鋸齒,上面有白色伏貼毛,下面脈上有短毛,葉脈上不生珠芽?;▎涡裕菩弁?;圓錐花序,花綠白色;雄花序生于下部葉腋,無總梗;雌花序生上部葉腋,與梗共長7~16厘米;雄花花被4~5,全裂,雄蕊同數(shù),與花被對生;雌花具扁平有翼的短梗,花被4裂,側(cè)方2片花后增大,長橢圓形或斜倒卵形,鈍頭,雌蕊1,柱頭細長,彎曲。瘦果扁平歪卵形至廣卵形,長約2.5毫米。花期8月。果期10月。
功能主治治勞傷乏力。
用法用量干根研末,每服二錢,臨睡前黃酒送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