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白茯苓皮2兩,車前子1兩,大腹皮(水洗)1兩,通草1兩,木通1兩,薏苡仁(炒)1兩,天仙藤1兩半,桑皮1兩半,郁李仁1兩半,冬瓜子(炒)1兩半,木香(納懷內(nèi)取燥)1兩半,赤石脂8錢,甜葶藶8錢(用黑棗拌勻蒸用),大杏仁1兩(去皮尖雙仁,炒令微黑,另搗),當(dāng)歸1兩半(去蘆,酒洗)。
上為細(xì)末,用真藕粉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各種水氣。
每服30丸,漸加至50-60丸,食前溫酒送下;如患人素不飲,淡鹽湯送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白茯苓皮2兩,車前子1兩,大腹皮(水洗)1兩,通草1兩,木通1兩,薏苡仁(炒)1兩,天仙藤1兩半,桑皮1兩半,郁李仁1兩半,冬瓜子(炒)1兩半,木香(納懷內(nèi)取燥)1兩半,赤石脂8錢,甜葶藶8錢(用黑棗拌勻蒸用),大杏仁1兩(去皮尖雙仁,炒令微黑,另搗),當(dāng)歸1兩半(去蘆,酒洗)。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真藕粉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各種水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漸加至50-60丸,食前溫酒送下;如患人素不飲,淡鹽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