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地膚草 大黃各9克 知母 黃芩 茯苓 芍藥 枳實(shí)(炙)升麻 通草 甘草(炙)各6克
清熱降火,利水通淋。主妊娠膀胱熱盛,小便頻數(shù),淋瀝不暢,心中煩躁,臍腹脹悶。
上藥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服藥期間,忌海藻、菘菜、酸性食物。
大黃散
地膚草3兩,大黃3兩,知母2兩,黃芩2兩,茯苓(一作豬苓)2兩,芍藥2兩,枳實(shí)(炙)2兩,升麻2兩,通草2兩,甘草(炙)2兩。
上切。
實(shí)熱子淋;妊娠小便淋澀,臍腹妨悶。
大黃散(《圣惠》卷七十四)。
忌海藻、菘菜、酢物。
1.《濟(jì)陰綱目》:此治實(shí)熱而淋者,大便通則小便自利。
2.《醫(yī)略六書(shū)》:妊娠胎肥火盛,熱壅胃腸,而膀胱之氣亦不能化,故小便澀痛,淋瀝不巳。大黃瀉熱通幽,水道亦得以快;機(jī)枳瀉滯化氣,火熱亦從下泄;地膚子利水道以通淋;豬苓利溺道以通閉;條芩清熱安胎;白芍?jǐn)筷幾o(hù)胎;知母清熱存陰以潤(rùn)燥;甘草瀉火緩中以除痛;更以升麻升舉清陽(yáng),而濁陰自降。水煎溫服,使熱降清升,則氣得施化,而小便清長(zhǎng),何淋瀝澀痛之有?胎孕無(wú)不安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mén)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地膚草 大黃各9克 知母 黃芩 茯苓 芍藥 枳實(shí)(炙)升麻 通草 甘草(炙)各6克
功能主治清熱降火,利水通淋。主妊娠膀胱熱盛,小便頻數(shù),淋瀝不暢,心中煩躁,臍腹脹悶。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海藻、菘菜、酸性食物。
摘錄《外臺(tái)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外臺(tái)》卷三十三引《小品方》:地膚大黃湯別名大黃散
處方地膚草3兩,大黃3兩,知母2兩,黃芩2兩,茯苓(一作豬苓)2兩,芍藥2兩,枳實(shí)(炙)2兩,升麻2兩,通草2兩,甘草(炙)2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實(shí)熱子淋;妊娠小便淋澀,臍腹妨悶。
用法用量大黃散(《圣惠》卷七十四)。
注意忌海藻、菘菜、酢物。
各家論述1.《濟(jì)陰綱目》:此治實(shí)熱而淋者,大便通則小便自利。
2.《醫(yī)略六書(shū)》:妊娠胎肥火盛,熱壅胃腸,而膀胱之氣亦不能化,故小便澀痛,淋瀝不巳。大黃瀉熱通幽,水道亦得以快;機(jī)枳瀉滯化氣,火熱亦從下泄;地膚子利水道以通淋;豬苓利溺道以通閉;條芩清熱安胎;白芍?jǐn)筷幾o(hù)胎;知母清熱存陰以潤(rùn)燥;甘草瀉火緩中以除痛;更以升麻升舉清陽(yáng),而濁陰自降。水煎溫服,使熱降清升,則氣得施化,而小便清長(zhǎng),何淋瀝澀痛之有?胎孕無(wú)不安矣。
摘錄《外臺(tái)》卷三十三引《小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