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香茸丸

    《世醫(yī)得效方》卷五:香茸丸處方

    嫩鹿茸(草火燎去毛,酥炙黃)肉豆蔻(火煨)生麝香(另研)

    制法

    上為末,白陳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飲酒過(guò)多,久瀉不止,身體虛弱,骨立不能食,每次飲酒即泄作,病程已數(shù)年。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時(shí)用米飲下。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五《類證治裁》卷五:香茸丸處方

    鹿茸90克 生當(dāng)歸60克 麝香3克 生J11烏15克 雄羊腎3對(duì)

    制法

    上藥研末,酒煮搗爛為丸。

    功能主治

    治痿證。督脈虧虛,形體下俯,痿廢不用。

    摘錄《類證治裁》卷五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陳皮、黃連、半夏、當(dāng)歸、貝母、枳實(shí)、麥冬、甘草、白術(shù)、白茯、蘇梗、覆花、枇杷葉。功能主治胸膈有痰不寬,嘔吐,如有礙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竹茹1團(tuán),水煎,食遠(yuǎn)服。摘錄《何氏濟(jì)生論》卷五......
  • 處方山楂1錢5分,檳榔1錢5分,草果1錢5分,藿香1錢5分,白豆蔻1錢5分,半夏(姜礬制)1錢,南星(泡過(guò))1錢,厚樸1錢,蘇梗1錢。功能主治飲食過(guò)多,一時(shí)不能g化,胃窄不能容,又挾寒邪于內(nèi),而致嘔吐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0片,水煎服。摘錄《......
  • 處方凈蒼術(shù)2兩(用生姜2兩,切作片子,一同搗爛,炒黃色),厚樸(去粗皮,同前治),小棗兒24個(gè)(去核,焙干),白術(shù)(去蘆)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廣術(shù)(煨,銼)半兩,青皮(去白)半兩,木香半兩,藿香葉半兩,澤瀉半兩,縮砂仁半兩,檳榔半兩,......
  • 處方白術(shù)1錢,陳皮7分,砂仁5分,茯苓1錢,當(dāng)歸身8分,藿香3分。功能主治養(yǎng)血安胎。主婦人見(jiàn)食不喜食,或惡心而吐,或體倦欲臥,雖體質(zhì)平常,孕脈不現(xiàn)。用法用量加老姜1片,炒米2錢,水煎服。如惡心而吐痰者,加制半夏5分。摘錄《產(chǎn)科心法》卷上......
  • 《杏苑生春》卷四:安胃散處方茯苓 白術(shù) 車前子各3克 五味子1.5克 烏梅1枚 粟殼4.5克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下痢膿血相雜,腹中窘痛,里急后重,日夜無(wú)度。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shí)溫服。摘錄《杏苑生春》卷四《普濟(jì)方》卷三十六引《指南方》:安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