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丁香五套圓

    處方

    南星(每個切作十?dāng)?shù)塊,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礬二兩,研碎,調(diào)入水內(nèi),再浸三日,洗凈,焙干),半夏(切.破),各二兩;干姜(炮)、白術(shù)、良姜、茯苓各,一兩;丁香(不見火)、木香、青皮、陳皮(去白),各半兩。

    炮制

    上為細(xì)末,用神僸一兩,大麥蘗二兩,同研取末,打糊和藥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胃氣虛弱,三焦痞澀,不能宣行水谷,故為痰飲,結(jié)聚胸膈之間,令人頭目昏眩,胸膈脹滿,咳嗽氣急,嘔吐腹疼。伏于中,亦令臂疼不舉,腰腿沉重。久而不散,流入于脾,脾惡濕,得水則脹,脹則不能消化水谷,又令腹中虛滿而不食也,此藥主之。

    常服溫脾胃,去宿冷,消留滯,化飲食,辟霧露風(fēng)冷,山嵐瘴癘,不正非時(shí)之氣。

    但是酒癖停飲,痰水不消,屢服湯藥不能作效者,服之如神。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圓至七十圓,溫熟水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辰砂1兩(細(xì)研如塵),椒(揀大粒色紅者,去枝梗并合口者,不用目)1兩半。制法上以生絹袋盛,用無灰醇濃酒浸椒袋,令酒在袋上2-3分,1宿取出,空少時(shí),入朱砂缽內(nèi)滾之為丸,余者清浸椒酒少許滾之,令朱砂盡為度,曬干。功能主治暖水臟,降氣明目,......
  • 處方南沙參3錢,麥冬(去心)3錢,五味子9粒,桔梗1錢,蘇梗1錢5分,黃芩1錢5分,知母1錢,貝母1錢,橘紅8分,桑葉2錢,神曲2錢。功能主治夏月陰虛陽勝,感熱邪而致頭痛發(fā)熱,項(xiàng)強(qiáng)口渴,不惡寒,反惡熱,脈虛者。用法用量上加竹葉20片,生姜1......
  •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保陰煎處方生地 熟地 芍藥各6克 山藥 川續(xù)斷 黃芩 黃柏各4.5克 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主婦帶濁遺淋,色赤帶血,脈滑多熱,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經(jīng)期太早,一切陰虛內(nèi)熱動血。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時(shí)......
  •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保陰煎處方生地 熟地 芍藥各6克 山藥 川續(xù)斷 黃芩 黃柏各4.5克 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主婦帶濁遺淋,色赤帶血,脈滑多熱,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經(jīng)期太早,一切陰虛內(nèi)熱動血。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時(shí)......
  • 處方川芎2錢,當(dāng)歸4錢,桃仁10粒,炙甘草5分,炮姜5分,稆豆皮5錢,清炙綿耆8分,琥珀5分,銀胡8分。功能主治產(chǎn)后盜汗。用法用量加藕節(jié)3個,水煎服。摘錄《醫(yī)方簡義》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