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除疳散

    《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除疳散處方

    丁香半錢,生犀角(末)半錢,苦楝根(有子者良,赤者不用,陰干為末)半兩,鶴虱半兩,密陀僧1分,白檳榔(炮,銼)1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五疳,吐蟲,腹脹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米湯調(diào)下,每日3次,蟲自出。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麻癥集成》卷三:除疳散處方

    煅人中白、煅文蛤、燒蠶蛻紙、銅青。

    制法

    共研粉。

    功能主治

    牙疳臭爛。

    用法用量

    用米泔水洗凈敷之,以平為度。

    摘錄《麻癥集成》卷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人參、條芩、阿膠、桑寄生、茯苓、芍藥、續(xù)斷、白術(shù)、當(dāng)歸、熟艾。功能主治補(bǔ)益固養(yǎng)氣血。主氣血虛損,不足榮衛(wèi),懷孕自墜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宋氏女科》......
  • 處方生地9g,白芍9g,白術(shù)9g,當(dāng)歸9g,枳殼6g,朱砂6g,茯神9g,續(xù)斷9g,木香3g,甘草3g。功能主治鎮(zhèn)靜安胎,和傷止痛。主孕婦受傷。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論述本方用茯神、朱砂鎮(zhèn)靜安神;當(dāng)歸、生地、白芍補(bǔ)血和血;白術(shù)、甘草補(bǔ)脾益氣,......
  • 《女科百問》卷下:安胎和氣散別名安胎和氣飲、安胎利氣飲、安和飲處方訶子(煨)1兩,白術(shù)1兩,陳皮半兩,高姜(炒)半兩,木香(煨)半兩,白芍藥半兩,陳米(炒)半兩,甘草(炙)半兩。功能主治胎冷,腹脹虛痛,兩脅虛鳴,臍下冷疼欲泄,小便頻數(shù),大便......
  • 《一盤珠》卷六:安胎和氣飲處方黃芩、熟地、當(dāng)歸、川芎、白芍、人參、甘草、砂仁、陳皮、蘇葉、煨姜各等分。功能主治和胎氣。主用法用量同煎。懷胎5-6個(gè)月可服數(shù)劑。摘錄《一盤珠》卷六《女科切要》卷三:安胎和氣飲處方白芍、木香、益智仁、砂仁、香附、......
  • 處方當(dāng)歸(酒洗)1錢,川芎1錢,白芍(酒炒)1錢,熟地黃1錢,地榆5分,續(xù)斷5分,木香5分,前胡5分,丹參5分,紫蘇5分,阿膠(炒)5分,砂仁5分,艾葉(醋炒)5分。制法上銼。功能主治胎氣不安,腹疼重墜。用法用量加蔥白2根,水煎,空心服。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