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長(zhǎng)生不老丹

    《奇方類編》卷下:長(zhǎng)生不老丹處方

    青鹽3兩(用水五碗,煎至3碗,澄清,聽用),黑豆1升(肥者,聽用),何首烏5斤(米泔水泡,銅刀刮去皮,將黑豆并青鹽水,對(duì)酒各1半,同煮何首烏干,去筋),白茯苓8兩,赤茯苓8兩,歸身8兩(酒洗),白扁豆(姜汁浸,酒、水各半煮干)8兩,芡實(shí)(去殼,炒)8兩,薏米仁(炒)8兩,天冬8兩(去心),麥冬8兩(去心),知母8兩(酒炒),枸杞8兩(酒炒),菟絲子8兩(酒煮),蓮肉(去心)8兩,牛膝(酒浸)8兩,冬青子(酒浸)8兩,黑脂麻(酒拌炒)8兩,覆盆子(酒蒸)1兩,川巴戟(酒浸)8兩,人參量加。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滋陰健脾,補(bǔ)氣養(yǎng)血,順暢三焦,培補(bǔ)五臟,烏須發(fā),固齒牙。主

    用法用量

    每服2-3錢,空心白滾湯送下。

    摘錄《奇方類編》卷下《古今醫(yī)鑒》卷十六:長(zhǎng)生不老丹別名

    長(zhǎng)生不老辟谷丹

    處方

    白茯苓(去皮)2兩,定粉2兩,黃丹2兩,白松脂2兩,白沙蜜2兩,黃蠟2兩,朱砂3錢,金箔20片,水銀3錢。

    制法

    上先將蜜、蠟、松脂,于瓷碗內(nèi)溶為汁,傾藥于內(nèi),以木匙摽勻,候溫,就火為丸,如指頭大,用水銀為衣。有死水銀法,先洗手凈,用水銀3兩,點(diǎn)于手心內(nèi),以指頭研如泥,見手心青色,將藥3-5丸搓揉后,以金箔約量攤碗內(nèi),以藥丸在內(nèi)搖動(dòng),使金箔都在藥上,密器收貯。

    功能主治

    長(zhǎng)生不老,添氣力,悅顏色。主

    用法用量

    長(zhǎng)生不老辟谷丹(《壽世保元》卷十)。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六《普濟(jì)方》卷二二三:長(zhǎng)生不老丹處方

    蒼術(shù)1斤(4兩酒浸,4兩醋浸,4兩鹽湯浸,4兩米泔水浸),蓮肉1斤(用豬肚1個(gè),入蓮肉煮,去肚不用),五味子4兩,茯苓4兩,枸杞子4兩,熟地黃4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酒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bǔ)益,輕身延年。主

    用法用量

    每服2-50丸,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二三
更多中藥材
  • 《瘍科心得集》卷下:冰青散別名碧丹(《瘍科心得集》卷下)。處方川連 兒茶 青黛 燈心炭各0.9克 西黃0.6克 冰片0.9克 人中白(煅)1.5克制法研為細(xì)末。功能主治主口糜疳腐,及爛喉頭,乳蛾,喉痹,喉疳,喉癬。用法用量吹敷患處。證重者,......
  • 《古今名方》引易玉泉家傳方:冰香散處方苦瓜霜20g,硼砂20g,朱砂5g(水下),冰片5g,膽礬5g,雄黃精5g,人中黃5g,麝香3g,制僵蠶3g。制法上為極細(xì)末。功能主治泄熱消腫,祛腐止痛。主風(fēng)熱乳蛾(急性扁桃體炎)。用法用量以喉槍或三用......
  • 處方兒茶4兩,正梅片5分,麝香5厘(此3味研細(xì)末),山豆根5錢,桔梗2錢,訶子2錢,黃連5錢,薄荷3錢,玄參3錢,粉甘草3錢,風(fēng)化消5錢。制法后8味煮去滓,熬成膏,和前3味藥末為丸,如芡實(shí)大。功能主治口舌熱毒,目赤腫痛,火牙疼痛,心胃煩熱。......
  • 《中醫(yī)喉科學(xué)》:冰麝散處方黃連 黃柏 玄明粉各3克 白礬 甘草各1.5克 鹿角霜1.5克 煅硼砂7.5克 冰片1.2克 麝香0.3克制法上藥除冰片、麝香另研兌入外,余藥共研細(xì)末,瓶貯密封。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腐生肌。主咽喉炎,扁桃......
  • 拼音注音bingshesan2hao處方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礬9克,龍骨15克。制法共研極細(xì)末,裝瓷瓶?jī)?nèi)密封備用。功能主治祛膿消炎,通絡(luò)開竅。主熱毒壅盛,上犯耳竅。用法用量用時(shí)先取雙氧水洗凈患耳膿汁,拭干后吹上冰麝散Ⅱ號(hào)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