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參歸散

    《脈因癥治》卷上:參歸散處方

    知母(炒)人參(炒)秦艽(去尖蘆)北柴胡(同術(shù)炒)鱉甲(麥湯浸七次)前胡各15克 烏梅3個 地骨皮 川常山(酒浸三日)川歸(同柴胡炒)甘草 白茯苓各23克

    功能主治

    主虛勞骨蒸。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脈因癥治》卷上《脈因證治》卷上:參歸散處方

    知母(炒)半兩,人參(炒)半兩,秦艽(去尖蘆)半兩,北柴胡(同術(shù)炒)半兩,鱉甲(麥湯浸7次)半兩,前胡半兩,烏梅3個,地骨皮7錢半,川常山(酒浸3日)7錢半,川歸(同柴胡炒)7錢半,甘草7錢半,白茯苓7錢半。

    功能主治

    骨蒸勞。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脈因證治》卷上
更多中藥材
  • 《雞峰》卷十三:八神湯別名姜曲湯處方神曲3兩,麥糵3兩,青鹽3兩,甘草3兩,生姜6兩,胡椒2分,草豆蔻2個(大者,面裹,燒黃熟),丁香2錢。制法上除了香、胡椒外,將6味令杵成粗滓,帶潤淹1宿,焙干。功能主治辟除霧露山嵐之氣,消飲食,溫脾益胃......
  • 處方黃丹1兩,南粉1兩,乳香少許。功能主治一切惡瘡。用法用量上前2味,同入乳缽內(nèi)細(xì)研令勻,分作8分;用油4兩,于銚子內(nèi)煎令熱,將銚子于地上放少時,入1分丹粉于油內(nèi),用青活柳枝如指粗者,右轉(zhuǎn)攪令極勻(柳枝若煎得焦頭,即旋去黑者),卻將銚子于火......
  • 處方白木3兩,厚樸(炙)3兩,人參3兩,茯苓3兩,吳茱萸3兩,陳曲3兩,麥糵3兩,芎3兩。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消谷下氣。主飲食不消。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摘錄《千金翼》卷十九......
  • 處方山楂、枳實、大茴、吳萸、荔枝核。功能主治疝氣。摘錄《醫(yī)學(xué)傳燈》卷下......
  • 處方八角金盤(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蘆根30克,赤小豆30克,陳皮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利濕化痰,活血消瘀,清熱解毒,緩急止痛。主痰阻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董漢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