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沖和散

    《百一選方》卷七:沖和散別名

    蒼荊散(《醫(yī)學入門》卷八)。

    處方

    蒼術1.8千克 荊芥穗900克 甘草375克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主外感風寒挾濕,身體沉重,肢節(jié)酸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伸欠淚出,氣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滯,飲食不入。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熱服,不計時候;藥滓再煎。

    摘錄《百一選方》卷七《圣濟總錄》卷一六九:沖和散別名

    敗毒散

    處方

    白藥子1分,甘草(炙)1分,雄黃1錢(醋淬)。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退熱解躁。主小兒斑痘瘡。

    用法用量

    敗毒散(《普濟方》卷四○三)。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九《百一》卷七:沖和散別名

    蒼荊散

    處方

    蒼術60兩,荊芥穗30兩,甘草12兩半。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寒溫不節(jié),將攝失宜,或乍暖脫衣,盛熱飲冷,或坐臥當風,居處暴露,風雨行路,沖冒霜冷,凌晨早出,呼吸冷氣,或久晴暴暖,忽變陰寒,久雨積寒,致生陰濕。使人身體沉重,肢節(jié)酸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伸欠淚出,氣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滯,飲食不入。傷風、覺勞倦。

    用法用量

    蒼荊散(《醫(yī)學入門》卷八)?!夺t(yī)學入門》本方用蒼術、荊芥各等分,甘草減半。

    摘錄《百一》卷七《喉舌備要》:沖和散處方

    荊皮1兩,獨活5錢,赤芍5錢,白芷3錢,南星1錢半,半夏1錢半,南木香2錢,菖蒲2錢。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咽喉病屬陰證者。

    用法用量

    調白酒敷。

    摘錄《喉舌備要》《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沖和散處方

    紫荊皮5兩(炒),獨活3兩(炒),赤豆2兩(炒),白芷1兩(生研),石菖蒲1兩(生研)。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活血消腫。主癰疽初起,紅腫疼痛。

    用法用量

    以蔥頭煎濃湯,或用溫酒,調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
更多中藥材
  • 《壽世保元》卷二:八圣散處方黃芩5錢,黃連5錢,黃柏5錢,蒲黃5錢,雄黃2錢,蛇蛻(炒)2錢,雞內金2錢,白丁香2錢。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大頭瘟病,額大項腫。用法用量每服1錢,用藍靛根煎湯送下。摘錄《壽世保元》卷二《仙拈集》卷四:八圣散處方......
  • 處方香附(便制)2兩,丹皮2兩,川芎(酒炒)2兩,延胡索(炒)2兩,歸身(酒洗)2兩,生地(姜汁炒)2兩,白茯苓2兩,赤芍藥(酒炒)1兩半。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經脈不調,濕氣白帶,腹痛胃弱。用法用量每50丸,空心滾水送......
  • 處方大附子1錢,川烏1錢,草烏1錢,雄黃5分,朱砂5分,紅砒4分,硫黃3分,麝香2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紫、白癜風。用法用量用雞子清調稀,漿小麻布手中2條,陰干,用河水、姜汁、米醋3味,和1處,以藥手中蘸濕擦患處。待行動汗出時擦之。夏月......
  • 處方青葙子1兩,決明子(炒)1兩,葶藶子(炒)1兩,車前子1兩,五味子1兩,枸杞子1兩,地膚子1兩,茺蔚子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生干地黃(洗,焙)1兩,細辛(去苗葉)1兩,肉桂(去粗皮)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澤瀉1兩,防風(去......
  • 處方琥珀(別研)半兩,沒藥半兩(研),赤芍藥半兩,當歸(酒浸,去蘆)半兩,細辛(去葉)半兩,硇砂半兩,龍骨、麝香少許。功能主治血暈。用法用量上為細末,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醋湯送下。摘錄《普濟方》卷三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