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蒼荊散(《醫(yī)學入門》卷八)。
蒼術1.8千克 荊芥穗900克 甘草375克
上為粗末。
主外感風寒挾濕,身體沉重,肢節(jié)酸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伸欠淚出,氣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滯,飲食不入。
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熱服,不計時候;藥滓再煎。
敗毒散
白藥子1分,甘草(炙)1分,雄黃1錢(醋淬)。
上為散。
退熱解躁。主小兒斑痘瘡。
敗毒散(《普濟方》卷四○三)。
蒼荊散
蒼術60兩,荊芥穗30兩,甘草12兩半。
寒溫不節(jié),將攝失宜,或乍暖脫衣,盛熱飲冷,或坐臥當風,居處暴露,風雨行路,沖冒霜冷,凌晨早出,呼吸冷氣,或久晴暴暖,忽變陰寒,久雨積寒,致生陰濕。使人身體沉重,肢節(jié)酸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伸欠淚出,氣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滯,飲食不入。傷風、覺勞倦。
蒼荊散(《醫(yī)學入門》卷八)?!夺t(yī)學入門》本方用蒼術、荊芥各等分,甘草減半。
荊皮1兩,獨活5錢,赤芍5錢,白芷3錢,南星1錢半,半夏1錢半,南木香2錢,菖蒲2錢。
上為細末。
咽喉病屬陰證者。
調白酒敷。
紫荊皮5兩(炒),獨活3兩(炒),赤豆2兩(炒),白芷1兩(生研),石菖蒲1兩(生研)。
活血消腫。主癰疽初起,紅腫疼痛。
以蔥頭煎濃湯,或用溫酒,調敷患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蒼荊散(《醫(yī)學入門》卷八)。
處方蒼術1.8千克 荊芥穗900克 甘草375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主外感風寒挾濕,身體沉重,肢節(jié)酸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伸欠淚出,氣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滯,飲食不入。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熱服,不計時候;藥滓再煎。
摘錄《百一選方》卷七《圣濟總錄》卷一六九:沖和散別名敗毒散
處方白藥子1分,甘草(炙)1分,雄黃1錢(醋淬)。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退熱解躁。主小兒斑痘瘡。
用法用量敗毒散(《普濟方》卷四○三)。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九《百一》卷七:沖和散別名蒼荊散
處方蒼術60兩,荊芥穗30兩,甘草12兩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寒溫不節(jié),將攝失宜,或乍暖脫衣,盛熱飲冷,或坐臥當風,居處暴露,風雨行路,沖冒霜冷,凌晨早出,呼吸冷氣,或久晴暴暖,忽變陰寒,久雨積寒,致生陰濕。使人身體沉重,肢節(jié)酸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伸欠淚出,氣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滯,飲食不入。傷風、覺勞倦。
用法用量蒼荊散(《醫(yī)學入門》卷八)?!夺t(yī)學入門》本方用蒼術、荊芥各等分,甘草減半。
摘錄《百一》卷七《喉舌備要》:沖和散處方荊皮1兩,獨活5錢,赤芍5錢,白芷3錢,南星1錢半,半夏1錢半,南木香2錢,菖蒲2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咽喉病屬陰證者。
用法用量調白酒敷。
摘錄《喉舌備要》《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沖和散處方紫荊皮5兩(炒),獨活3兩(炒),赤豆2兩(炒),白芷1兩(生研),石菖蒲1兩(生研)。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活血消腫。主癰疽初起,紅腫疼痛。
用法用量以蔥頭煎濃湯,或用溫酒,調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