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催湯丸

    《中國藥典》:催湯丸來源

    系藏族驗方。

    處方

    土木香膏30g 土木香20g 懸鉤子莖(去皮、心)90g 木藤蓼(去皮)50g 野姜20g 訶子(去核)36g 余甘子40g 毛訶子(去核)20g 塊根糙蘇60g

    性狀

    為灰黃色的大丸,表面粗糙,纖維碎末明顯;氣香,味苦、辛、微咸。

    炮制

    上九味,除土木香膏外,其余土木香等八味粉碎成粗粉,過篩,混勻,用土木香膏與水制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清熱解表,止咳止痛。用于感冒初起,咳嗽頭痛,關(guān)節(jié)酸痛;防治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

    水煎服,用冷水約400ml浸泡1~2小時后,煎至約300ml,趁熱服湯;一次1~2丸,一日3次。

    注意

    腎病患者慎用。

    規(guī)格

    每丸重4g

    貯藏

    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中國藥典》一部:催湯丸處方

    土木香膏30g,土木香20g,懸鉤子莖(去皮、心)90g,土藤蓼(去皮)50g,野姜20g,訶子(去核)36g,余甘子40g,毛訶子(去核)20g,塊根糙蘇60g。

    制法

    以上9味,除土木香膏外,其余土木香等8味,粉碎成粗粉,過篩,混勻。用土木香膏與水制丸,干燥即得,每丸重4g。

    功能主治

    清熱解表,止咳止痛。防治流行性感冒。主感冒初起,咳嗽頭痛,關(guān)節(jié)酸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用冷水約400毫升浸泡1-2小時后,煎至約300毫升,趁熱服湯,1次1-2丸,1日3次。

    注意

    腎病患者慎用。

    摘錄《中國藥典》一部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巴豆1粒(去凈油),冰片3厘。制法用飯粘以手捏爛為丸。雄黃少許為衣。功能主治乳癰。用法用量將丸捏扁貼眉心處,用清涼膏如錢大蓋之,夏貼3個時辰,春、秋冬貼1日,去之。摘錄《仙拈集》卷三......
  • 處方糯米不計多少。制法立冬日凈淘,水浸,置北墻陰下,至立春日取以為粉。功能主治解暴暑。主用法用量每服2錢,新汲水調(diào)下。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一......
  • 處方寒水石(生)牡蠣(燒)樸消 青黛各30克 輕粉3克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主燒燙傷,創(chuàng)面破潰疼痛。用法用量新水或油調(diào)搽。摘錄《活法機要》......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呼和浩特方):冰霜梅蘇丸處方花粉1兩,葛根1兩,蘇葉1兩,柿霜2兩,薄荷2兩,山楂2兩,馬梅肉5兩。制法上為細末,冰糖滓起母子,滾此藥面,如黃豆大,再包白糖打如鈕扣。功能主治暑濕。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呼和浩特......
  • 《瘍科心得集》卷下:冰青散別名碧丹(《瘍科心得集》卷下)。處方川連 兒茶 青黛 燈心炭各0.9克 西黃0.6克 冰片0.9克 人中白(煅)1.5克制法研為細末。功能主治主口糜疳腐,及爛喉頭,乳蛾,喉痹,喉疳,喉癬。用法用量吹敷患處。證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