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草拾遺》
為樟科植物大葉釣樟的木材。
植物形態(tài)詳"釣樟根皮"條。
干、枝含揮發(fā)油,其中含50%萜烯,22.2%醇類。萜烯中主要是l-α-水芹烯;醇類主要是芳樟醇、松油醇、牻牛兒醇和橙花叔醇。地上部分含生物堿無根藤堿、六駁堿。全株含2’,6’-二羥-4’-甲氧-查耳酮。葉含棕櫚酮。種仁含脂肪油58~69%,其中含順-癸烯-4-酸,順-十二碳烯-4-酸,順-十四碳烯-4-酸。
干、枝的水溶液對兔有祛痰作用,能促進氣管對酚磺酞的排泄,并使支氣管粘膜充血。
《本草拾遺》:"味辛,小溫,無毒。"
《本草拾遺》:"主咳嗽痰飲,積聚脹滿,煮汁服之。亦可作浴湯浸腳氣及小兒瘡疥。"
內(nèi)服:煎湯,3~5錢。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草拾遺》
來源為樟科植物大葉釣樟的木材。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釣樟根皮"條。
化學(xué)成分干、枝含揮發(fā)油,其中含50%萜烯,22.2%醇類。萜烯中主要是l-α-水芹烯;醇類主要是芳樟醇、松油醇、牻牛兒醇和橙花叔醇。地上部分含生物堿無根藤堿、六駁堿。全株含2’,6’-二羥-4’-甲氧-查耳酮。葉含棕櫚酮。種仁含脂肪油58~69%,其中含順-癸烯-4-酸,順-十二碳烯-4-酸,順-十四碳烯-4-酸。
藥理作用干、枝的水溶液對兔有祛痰作用,能促進氣管對酚磺酞的排泄,并使支氣管粘膜充血。
性味《本草拾遺》:"味辛,小溫,無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遺》:"主咳嗽痰飲,積聚脹滿,煮汁服之。亦可作浴湯浸腳氣及小兒瘡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