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蘡薁藤

    拼音注音Yīnɡ Yù Ténɡ別名

    野葡萄藤、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黃藤、禾花子藤、貓耳藤、山紅羊、山苦瓜、小平布藤、野桑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tis adstricta Hance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妝,莖切片或段,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及臺灣、湖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蘡薁 木質藤本。幼枝有銹色或灰色絨毛;卷須有1分枝或不分枝。單葉互生;葉柄長1-3cm;葉片寬卵形,長4-8cm,寬2.5-5cm,3深裂,中央裂片菱形,再3裂或不裂,有少數(shù)粗牙齒,側生裂片不等2裂或不裂,上面疏生短毛,下面被銹色或灰色絨毛?;s性,異株,圓錐花序長5-8cm,軸和分枝有銹色短柔毛;花直徑約2mm,無毛;花萼盤形,全緣;花瓣5,早落;雄蕊5。漿果球形,熟時紫色,直徑8-10mm?;ㄆ?-5月,果期5-8月。

    性味

    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祛濕;止血;解毒消腫。主淋病;痢疾;崩漏;噦逆;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瘰疬;濕疹;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取汁點眼、滴耳。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板藍根拼音注音Bǎn Lán Gēn別名大藍根、大青根英文名RADIX ISATIDIS來源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曬干。性狀本品呈圓柱形,稍扭曲,長......
  • 拼音注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別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葉槲寄生出處始載于《海南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帶葉莖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scum multinerve (Ha......
  • 拼音注音Bǐnɡ Mǎ Bó來源藥材基源:為軸灰包科真菌軸灰包的子實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daxis pistillaris (L.ex Pers.) Fr.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去泥砂雜質,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砂土地表。......
  • 拼音注音Bǎi Lè ér Chá來源為豆科柏勒樹屬植物柏勒樹Dichirostachys glomerata (Forsk) Chiov. 的枝的水煎浸膏。生境分布生于熱帶灌叢、熱帶稀樹干草原和過渡森林里。分布于廣州。原形態(tài)有刺灌木或小喬......
  • 《中國藥典》:柏子仁拼音注音Bǎi Zǐ Rén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來源本品為柏科植物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燥成熟種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種子,曬干,除去種皮,收集種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