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羊屎條葉

    拼音注音Yánɡ Shǐ Tiáo Yè來源

    藥材基源:為忍冬和植物煙管莢蒾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burnum utile Hemsl.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煙管莢蒾 常綠灌木,高達2m。幼枝密被灰褐色星狀毛,老枝棕褐色,冬芽無鱗片。葉對生;吉柄長5-10mm;葉革質(zhì),葉片橢圓狀卵形至兒狀長圓形,長2-7cm,寬0.8-3.5cm,先端圓至稍鈍,基部圓形,全緣,邊內(nèi)卷,上面深綠色有光澤而無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氈毛,具5-6對下面隆起的側脈。聚傘花序直徑5-7cm,有星狀毛;總花梗粗壯,長1-3cm,第1級輻射枝通常5條,花通常生于第2-3級輻射枝下;萼筒長約2mm,萼檐具5鈍齒;花冠白色,花蕾時帶淡紅色,輻狀,直徑6-7mm,花冠筒長約1.5mm;雄蕊5,約等長于花冠;花柱與萼齒近于等長。核果橢圓形,長約7mm,先紅熟黑;核扁,背具2淺溝,腹具2淺溝?;ㄆ?-8月,果期8月。

    功能主治

    止血;接骨。主外傷出血;骨折;預防流感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敷。內(nèi)服:煎湯,15-6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āo Liè Máo Shè Xiānɡ別名毛麝香、山薄荷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凹裂毛麝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et Chin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或鮮......
  • 《中藥大辭典》:埃蕾拼音注音āi Lěi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百金花的帶花全草。開花時采集,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漠地區(qū)的湖盆,濕潤和鹽漬化的沙地。分布內(nèi)蒙古、新疆、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
  • 拼音注音ān Huī Cì Huánɡ Bò別名黃柏、刺黃柏、三顆針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莖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 anhwe......
  • 來源小檗科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nendt,以樹枝、樹皮入藥。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燥濕,利尿殺蟲。主治黃疸,目疾,熱痢下血,淋濁帶下,瘡瘍熱毒,毒蛇咬傷,小兒疳積。用法用量3~5錢。摘......
  • 來源杜鵑花科安徽杜鵑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用法用量根0.5~1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1次。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