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巖藿香

    《全國中草藥匯編》:巖藿香別名

    方莖犁頭草、犁頭草

    來源

    唇形科巖藿香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陜西、湖北、四川、貴州。

    性味

    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化瘀,消腫,止咳。

    風濕咳嗽:巖藿香、魚腥草各5錢,水煎服。

    跌打紅腫:鮮品搗爛,包敷患處,并用1兩加酒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巖藿香拼音注音Yán Huò Xiānɡ別名

    犁頭草、方莖犁頭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巖藿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30-1500(-2300)m的山坡濕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湖北、四川、貴州。

    原形態(tài)

    巖藿香,多年生上升草本。根狀莖橫走,密生采根,節(jié)上生匍匐枝。莖高30-70cm,銳四棱形,被上曲微柔毛,棱上較密。莖葉具柄,柄長3-10mm;或片草質(zhì),卵圓形至卵圓狀披針形,長1.5-3(-4.5)cm,寬1-2(-2.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心形3(-4.5)cm,寬1-2(-2.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心形,邊緣每側(cè)具3-4個大牙齒,兩面略被微柔毛??偁罨ㄐ蛟谇o中部以上葉腋內(nèi)腑生,長(1-)2-9cm,向莖端漸變短;苞片均葉狀,細??;小苞片條形;花萼長約2.5mm,果時長約2.5mm,果時長約4mm,盾片高約3mm,果時增大;花冠紫色,長棕達2.5cm,花冠筒基部膝曲,微囊狀增大,下唇中裂片三角狀卵圓形;雄蕊4,前對較長;花柱細長,先端銳尖,微裂;花盤前方稍隆起。小堅果黑色,卵球形,具瘤,腹面基部有果臍?;ㄆ?-7月。

    性味

    味辛;苦;性涼

    功能主治

    祛暑清熱;活血解毒。主感冒暑濕;風熱咳嗽;風濕痹痛;痱子;跌打損傷;蜂螫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Dài Cǎo別名雀兒菜、野養(yǎng)菜、米花香薺菜。出處本品系地方性草藥,其原植物碎米薺之名始見于《野菜譜》,云:“碎米薺,如布谷,想為民饑天雨粟,官倉一日一開放,造物生生無盡藏,救饑,三月采,止可作齏?!霸谇宕吨参锩麑崍D考》中......
  • 《中藥大辭典》:白常山拼音注音Bái Chánɡ Shān出處李承祜《藥用植物學》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玉葉金花或展枝玉葉金花的根。8~10月采挖,曬干。原形態(tài)①玉葉金花又名:鵝兒花。常綠蔓狀小灌木,高可達5米。小枝披柔毛。單葉對生,具短柄;葉膜......
  • 《中國藥典》:白扁豆拼音注音Bái Biǎn Dòu別名火鐮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英文名SEMEN LABLAB ALBUM來源本品為豆科扁豆屬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干,......
  • 拼音注音Bái Biǎn Dòu Pí別名扁豆殼來源即白扁豆的種皮性味甘,微溫。功能主治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無壅滯之弊。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別名托柄菇、平緣托柄菇、蘑菇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白托柄菇Amanitopsis volvata Sacc.,以子實體入藥。生境分布夏秋兩季生于林內(nèi)地上。分布于河北、陜西、江蘇、安徽。性味苦,溫。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活絡。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