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香花菜

    拼音注音Xiānɡ Huā Cài別名

    綠薄荷、青薄荷(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留蘭香全草。5~8月采收。

    生境分布

    河北、江蘇、廣東等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約1.3米,有分枝。根莖蔓延,莖方形,呈紫色或深綠色。葉對生;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1~6厘米,寬3~17毫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疏鋸齒,兩面均無毛,下面有腺點;葉無柄。輪傘花序密集成頂生的穗狀花序;苞片線形,有緣毛;花萼鐘狀,外面被短柔毛,具5齒,有緣毛;花冠紫色或白色,冠筒內(nèi)面無毛環(huán),有4裂片,上面的裂片大;雄蕊4,伸出于冠筒外;花柱頂端2裂,伸出花冠外。小堅果卵形,黑色,有微柔毛?;ㄆ?~8月。果期8~9月。

    化學(xué)成分

    含揮發(fā)油約0.6~0.7%,油中含葛縷酮約60~65%,以及檸檬烯、水芹烯等。印度產(chǎn)留蘭香的鮮葉含揮發(fā)油0.2~0.25%,油中含葛縷酮55.8%,檸檬烯17.5%,二氫葛縷醇6.74%,酯11.55%。

    性味

    辛甘,溫。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辛辣,性溫。"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微溫。"

    功能主治

    疏風(fēng),理氣,止痛。治感冒,咳嗽,頭疼,脘腹脹痛,痛經(jīng)。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乳咳。"

    ②《嶺南采藥錄》:"專散風(fēng)寒濕,調(diào)經(jīng)。治婦人經(jīng)期腹痛。"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感冒咳嗽,虛勞咳嗽;胃腸氣脹。"

    ④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胃寒痛,神經(jīng)性頭痛;敷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

    內(nèi)眼:煎湯,1~3錢(鮮者0.5~1兩)。外用: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白薇拼音注音Bái Wēi別名白馬尾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來源本品為蘿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莖......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薯莨拼音注音Bái Shǔ Lànɡ別名山仆薯、板薯、那亞、榜花薯、葉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來源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ida Dennst.,以塊莖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性味甘,......
  • 《中藥大辭典》:白藤拼音注音Bái Ténɡ別名大發(fā)汗、白花藤、大毛豆、斷腸葉(《云南中草藥選》)。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葉。全年可采,切碎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叢中或河邊陰濕地。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態(tài)攀援狀落......
  • 拼音注音Bái Pāo別名白泡兒、白草莓、白蒲草來源薔薇科白藨Fragaria nilgeerensis Schlecht.,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續(xù)筋接骨。治風(fēng)熱咳嗽,百日咳,口腔潰瘍,血尿,泌尿系感染:......
  • 別名口蘑來源真菌類擔(dān)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白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以子實體入藥。生境分布夏秋兩季雨后,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地產(chǎn)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分布于河北、內(nèi)蒙古。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宣腸益氣,散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