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雪見草根

    拼音注音Xuě Jiàn Cǎo Gēn別名

    樸地紅根子(《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出處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雪見草。4~6月采收。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荔枝草"條。

    性味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性涼,味苦辛,無毒。"

    功能主治

    涼血,活血,消腫。治吐血,衄血,崩漏,跌打傷痛,腰痛,腫毒,流火。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活血涼血,消癰腫,止吐衄。"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7錢,外用:搗敷。

    復(fù)方

    ①治吐血:雪見草根四、五錢至一兩,豬瘦肉二至四兩。同煮湯,口服。

    ②治崩漏:雪見草根七錢,墨魚一只。同燉湯,口服。

    ③治無名腫毒,跌打傷痛:雪見草根搗爛,酌加雞蛋白搗和,敷于患處。如跌打傷痛,便同酒釀糟搗和外敷。

    ④治流火(小腿部紅腫灼熱,腹股溝淋巴結(jié)腫,身發(fā)寒熱):雪見草根七錢,馬蘭根三錢,青本香一錢五分,絲瓜絡(luò)三錢,薄荷八分。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⑤治陳舊性腰痛:雪見草根五錢至一兩。酒水各半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⑥治感冒發(fā)熱:雪見草根一兩,柳葉白前五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Fàn Dòu別名云藊豆、四季豆、龍爪豆(《植物名實圖考》),唐豇、隱元豆(《植物學(xué)大辭典》),云豆、六月鮮、龍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白豆、粉豆(《陸川本草》)。出處《陸川本草》來源為豆科......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首烏拼音注音Bái Shǒu Wū別名山東何首烏、泰山何首烏來源為蘿藦科牛皮消屬植物戟葉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以塊根入藥。4~5月或10~11月菜塊根,曬干。性味苦、甘、澀,微溫。功能主......
  • 《中藥大辭典》:白馬陰莖拼音注音Bái Mǎ Yīn Jīnɡ別名白馬莖(《本經(jīng)》)。出處《綱目》來源為馬科動物馬的雄性外生殖器。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馬肉“條。炮制《雷公炮炙論》:“(白馬莖),臨用時以銅刀劈破作七片,將生羊血拌蒸半日,出曬干......
  • 《中藥大辭典》:白馬骨拼音注音Bái Mǎ Gǔ別名六月雪、路邊金(《寧鄉(xiāng)縣志》),滿天星((陽春縣志》),路邊雞(《草木便方》),六月冷、曲節(jié)草(《嶺南采藥錄》),路邊荊、魚骨刺、光骨刺、過路黃荊(《中醫(yī)藥實驗研究》),硬骨柴(《江西民間......
  • 拼音注音Bái Mǎ Gǔ Gēn出處《植物名實圖考》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白馬骨或六月雪的根。夏、秋采收根部,洗凈。曬干,或鮮用。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馬骨“條。性味《草木便方》:“涼?!肮δ苤髦戊铒L(fēng),清熱,利濕。治偏正頭痛。牙痛,喉痛,目赤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