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細枝柃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rya loquaiana Dun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細枝柃 灌木或小喬木,高2-5m。頂芽披針形,密生微毛和黃褐色短柔毛;枝條纖細,嫩枝圓柱形,被微毛。葉互生,薄革質(zhì);葉柄長3-4mm,幼時微被毛;葉片狹窄橢圓形,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4-9cm,寬1.3-3.1cm,先端尾狀漸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表面無毛,背面淡綠色,幼時被柔毛,中脈在表面凹下,背面隆起,側(cè)脈7-12對?;▎涡裕菩郛愔?,花1-3朵腋生,花梗長1-1.5mm;小苞片2,卵圓形;萼片卵圓形,長約2mm;花瓣倒卵形,較萼片長,雄蕊10-15;雌花苞片及萼片與花瓣同形,子房卵形,無毛,花柱長2-3mm,先端3淺裂。果球形,徑2-3mm。
微辛;微苦;平
祛風(fēng)通絡(luò);活血止痛。主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細枝柃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rya loquaiana Dun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細枝柃 灌木或小喬木,高2-5m。頂芽披針形,密生微毛和黃褐色短柔毛;枝條纖細,嫩枝圓柱形,被微毛。葉互生,薄革質(zhì);葉柄長3-4mm,幼時微被毛;葉片狹窄橢圓形,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4-9cm,寬1.3-3.1cm,先端尾狀漸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表面無毛,背面淡綠色,幼時被柔毛,中脈在表面凹下,背面隆起,側(cè)脈7-12對?;▎涡裕菩郛愔?,花1-3朵腋生,花梗長1-1.5mm;小苞片2,卵圓形;萼片卵圓形,長約2mm;花瓣倒卵形,較萼片長,雄蕊10-15;雌花苞片及萼片與花瓣同形,子房卵形,無毛,花柱長2-3mm,先端3淺裂。果球形,徑2-3mm。
性味微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通絡(luò);活血止痛。主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