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懸鉤根

    拼音注音Xuán Gōu Gēn別名

    木莓根(《乾坤生意》),三月藨根(《草木便方》)。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懸鉤子根皮。夏、秋采挖,洗凈或剝?nèi)「ぃ瑫窀伞?/p>生境分布

    產(chǎn)于四川、陜西。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懸鉤子"條。

    性狀

    干燥的根長約50~90厘米,粗約2~3厘米,皮厚約3~6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黃色。質(zhì)堅(jiān)硬。斷面白色,有菊花紋。

    性味

    ①《本草拾遺》:"味苦,平,無毒。"

    ②《草木便方》:"苦澀,平。"

    注意

    《四川中藥志》:"體虛濕熱郁滯者及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治吐血,痔血,血崩,帶下,瀉、痢,遺精,腰痛,瘧疾。

    ①《本草拾遺》:"根皮:主子死腹中不下,破血?dú)⑾x毒,卒下血,婦人赤帶下,久患痢,不問赤白膿血,腹痛,并濃煮服之。"

    ②《草木便方》:"根:固精。"

    ③《四川中藥志》:"治吐血,痔出血,赤白帶下,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止遺精,療蟲牙痛及腎虧勞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3~1兩。

    復(fù)方

    ①治血崩不止:木莓根四兩,酒一碗。煎七分,空心溫服。(《乾坤生意》)

    ②治小兒麻疹后續(xù)發(fā)膿痂疹或濕疹:三月藨根半斤,和豬腿脛骨燉服。(《重慶草藥》)

    ③治感冒:鮮山莓根七錢至一兩,水煎服。

    ④治泄瀉、久?。乎r山莓根七錢至一兩,水煎服。

    ⑤治腰痛:干山莓根一兩,肖梵天花根一兩,水煎服。(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⑥治瘧疾:山莓根皮一至三錢,煮雞蛋三個(gè),發(fā)病前一小時(shí)吃蛋喝湯。(《陜西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Tán Gēn別名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藥資源名錄》)。出處《浙江中藥資源名錄》來源為山礬科植物白檀的根。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間。分布于華北、華中及華南各地。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喬木。嫩枝和葉背通常疏生白色毛。葉紙質(zhì),卵狀橢圓形......
  • 別名野薔薇來源薔薇科白殘花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以花、根入藥。生境分布華東。性味苦、澀,寒。功能主治花:清暑熱,化濕濁,順氣和胃。主治暑熱胸悶,口渴,嘔......
  • 《中藥大辭典》:白毛夏枯草拼音注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別名金瘡小草(《本草拾遺》),雪里青、土犀角(《綱目拾遺》),見血青、白頭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盤、破血丹(《植物名實(shí)圖考》),退血草、散血草(《分類草藥性》,伏地筋......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毛委陵菜別名熱干巴[蒙名]來源薔薇科白毛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內(nèi)蒙古。性味苦、酸,涼。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止血。主治子宮功能性出血。鼻衄。用法用量配方用,1~2錢。......
  • 拼音注音Bái Máo Cǎo別名伏地蜈蚣草(《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草原、沙漠地區(qū)的固定沙地、山坡、沙質(zhì)地。分布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