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喜馬拉雅米口袋

    《中藥大辭典》:喜馬拉雅米口袋拼音注音Xǐ Mǎ Lā Yǎ Mǐ Kǒu Dɑi別名

    杰巴區(qū)土(藏名)。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異葉米口袋帶根全草。7~8月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坪上。分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壯,圓錐狀。羽狀復葉,小葉9~13,葉形變化較大,圓形、橢圓形、倒卵形或廣倒卵形,長0.3~0.9厘米,寬0.2~0.8厘米,先端微缺或深刻,兩面密生平伏長柔毛。傘形花序,總花梗長2~10厘米,疏生長柔毛;花2~4朵;萼鐘狀,長約0.5厘米,密生長柔毛,上面2萼齒較下面3萼齒大而寬;花冠藍紫色。莢果圓筒狀或稍扁,疏生長柔毛。

    性味

    性寒,味苦澀。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利尿。治水腫,癰腫疔毒,淋巴結結核。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喜馬拉雅米口袋拼音注音Xǐ Mǎ Lā Yǎ Mǐ Kǒu Dɑi別名

    杰巴區(qū)土。

    英文名Herb of Diversifolious Gueldenstaedtia出處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異葉米口袋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ueldenstaedtia duversifolia Maxim.

    采收和儲藏:7-8月采收,鮮用或扎把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坪上。

    資源分布:分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異葉米口袋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壯,圓錐狀形。羽狀復葉,小葉9-13,葉形變化較大,圓形、橢圓形、倒卵形或廣倒卵形,長0.3-0.9cm,寬0.2-0.8cm,先端微缺或深刻,兩面密生平伏長柔毛。傘形花序,總花梗長2-10cm,疏生長柔毛;花2-4朵;萼鐘狀,長約0.5cm,密生長柔毛,上面2萼齒較下面3萼齒大而寬;花冠藍紫色。莢果圓筒狀或稍扁,疏生長柔毛。

    歸經(jīng)

    肝;腎;膀胱經(jīng)

    性味

    苦;澀;寒

    功能主治

    利尿逐水;解毒消癰。主水腫;疔瘡癰腫;瘰疬;狂犬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或研末,每次0.3-0.6g,每日2次。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 Guǒ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刺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lastrus flagellaris Rupr.采收和儲藏:秋后......
  • 拼音注音Cì Chá Měi Dēnɡ Mù別名皮胡椒。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廣西刺茶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 f.inermis C.Y.Cheng et W.L......
  •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別名薔薇果(東北)出處《黑龍江中藥》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實。果實在將成熟時摘下,立刻曬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鮮果實切成兩半,除去果核,再行干燥。生境分布生于林緣開闊地及河岸邊,山坡灌叢間及雜林中。分布黑龍......
  •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 Gēn別名野玫瑰根(《吉林醫(yī)藥資料》(1):32,1971)出處《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根。功能主治《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經(jīng)血不止,刺莓果根六錢,水煎加雞蛋同服?!芭R床應用防治細......
  • 拼音注音Cì Bō別名潑盤、托盤(《救荒本草》),空腹蓮、空腹妙、飯包菠、雅早(《閩東本草》),飯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出處《閩東本草》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蓬蘽的根或葉。春、夏之間采收,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