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鐵藤根

    《中藥大辭典》:鐵藤根拼音注音Tiě Ténɡ Gēn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巴豆藤。秋季采集。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間疏林中。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攀援灌木,長可達(dá)15米。幼枝有平貼亮棕色短柔毛,后漸脫落。復(fù)葉互生,小葉3枚;中間小葉倒卵形至矩圓形,長7.5~14厘米,寬4~11厘米,先端圓形,基部圓楔形,上面疏生白色短柔毛,下面有平伏絲狀毛;側(cè)生小葉較小,偏斜;葉柄長4~8厘米,有短柔毛??偁罨ㄐ蛞干换ㄐ∶芗?;序軸有褐色短柔毛;萼鐘狀,有短柔毛;花冠紫色,無毛,旗瓣圓形,基部有耳,翼瓣基部有耳,龍骨瓣直;雄蕊2體,9+1;子房多少有柄,線形,有細(xì)毛,花柱彎曲。莢果扁平,腹縫線有狹翅,頂端有喙。開裂。種子3~5,黑色,扁平。

    性味

    澀微苦,溫。

    功能主治

    祛瘀活血,除風(fēng)濕。治內(nèi)臟出血,風(fēng)濕,跌打。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3錢。

    備注

    本植物的莖藤煎汁制品,在少數(shù)地區(qū)亦作雞血藤膏供藥用。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鐵藤根拼音注音Tiě Té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Schoch craspedolobium出處

    出自《云南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巴豆藤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aspedolobium schochii Harms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間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巴豆藤 攀援灌木,長可達(dá)15m。幼枝有平貼亮棕色細(xì)毛,后漸無毛。葉互生;柄長4-8cm,有短柔毛;三出復(fù)葉,頂生葉片較大,倒卵形至長圓形,側(cè)生小葉較小,偏斜,葉長7.5-14cm,寬4-11cm,先端鈍圓,基部圓楔形,上面幾無毛,下面有疏生平貼絲狀毛,全緣??偁罨ㄐ蛞干ㄐ∶苌?,花序軸有褐色短柔毛;花萼杯狀,有細(xì)毛,萼齒5,其中2齒靠合;蝶形花冠,紫色,旗瓣圓形,先端微凹;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有細(xì)毛,花柱彎曲,柱頭微小。莢果扁平,腹線有窄翅,開裂。種子3-5顆,黑色,扁平。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歸經(jīng)

    心經(jīng)

    性味

    澀;微苦;溫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祛風(fēng)除濕。主內(nèi)臟出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刺沙蓬拼音注音Cì Shā Pénɡ別名豬毛菜、大翅豬毛菜(《東北植藥圖志》),扎蓬棵(《中國藥植圖鑒》),風(fēng)滾草(《吉林中草藥》)。出處《中國藥植圖鑒》來源為藜科植物刺沙蓬的全草。夏季開花時割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質(zhì)土、......
  • 拼音注音Cì Hǎi Sōnɡ別名刺松藻來源藻類綠藻門刺海松Codium fragile (Sur.)Hariot,以葉狀體入藥。性味甘、咸,寒。功能主治驅(qū)蛔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猬皮拼音注音Cì Wei Pí別名猬皮、刺鼠皮、刺球子皮來源刺猬科動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或短刺猬Hemichianus dauricus Sundevall的干燥外皮。將皮剝下,撒上一層石......
  • 拼音注音Cì Méi別名刺玫果、紅根來源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以花、果和根入藥。夏季采花,陰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性味花:甘、微苦,溫。果:酸,溫。根:苦、澀,平。功能主治花:止血,和血,解郁調(diào)經(jīng)。......
  •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別名刺莓果、刺木果英文名Dahurian Rose Fruit, Fruit of Dahurian Rose出處出自《黑龍江中藥》。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光葉山刺玫的果實(shí)。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