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土連翹

    《全國中草藥匯編》:土連翹拼音注音Tǔ Lián Qiáo別名

    梅宋戈

    來源

    為茜草科土連翹屬植物土連翹Hymenodictyon excelsum(Roxb.)Wall.,以樹皮入藥。全年可采,切片曬干備用。

    性味

    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咳,抗瘧。用于外感高熱,咳嗽痰多,瘧疾。葉外用治關(guān)節(jié)紅腫,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

    樹皮0.5~1兩;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土連翹拼音注音Tǔ Lián Qiáo別名

    甲橡旺秋(藏名)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藤黃種植物土連翹果實。8~9月采收果實,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山坡或曠野。

    原形態(tài)

    灌木,高1~1.5米。全株光滑無毛,多分枝,紅褐色。葉對生,幾無柄;葉片卵圓形,先端渾圓,基部圓形或鈍形,全緣,上面光滑綠色,下面粉綠色。花單生或為聚傘花序,通常頂生;萼片5,綠色;花瓣5,鮮黃色,有光澤,闊倒卵形;花柱先端5裂。蒴果卵圓形。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涼血止血,殺蟲,止癢,治急、慢性肝炎,感冒,痢疾,口腔炎,蛔蟲病,皮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藥大辭典》:土連翹拼音注音Tǔ Lián Qiáo別名

    梅宋戈(傣名)

    出處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茜草種植物土連翹樹皮。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村邊、荒地、灌木叢中。分布云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喬木。樹皮灰褐色,肥厚。單葉對生,常聚生于枝頂,闊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6~10厘米,葉柄微帶紅色,花小,排列成圓錐花序,生于葉腋,苞片1~2枚,葉狀,有網(wǎng)紋,萼5裂,稀6裂;花冠漏斗狀,裂片5;雄蕊5,內(nèi)藏;子房下位,2室,花柱長突出,柱頭棒狀。蒴果圓柱形或長橢圓形,有2槽,熟時開裂。種子多數(shù),有闊翅。

    本植物的葉(土連翹葉)亦供藥用,另祥專條。

    性味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苦,涼。"

    功能主治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止咳,抗瘧。治間日瘧,惡性瘧,感冒,高熱,痰多咳嗽。"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白花蛇舌草拼音注音Bái Huā Shé Shé Cǎo別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針草、蛇總管、二葉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龍舌草、蛇脷草、鶴舌草來源本品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
  • 別名白花藤來源毛茛科白花鐵線蓮Clematis maximowicziana Franch. et Savat.,以根入藥。生境分布浙江。注意有毒,劑量不能超過8錢。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毒蛇(蝮蛇)咬傷。用法用量鮮根5錢,水煎服,......
  • 制劑白花銀背藤 bá;i huā yí;n bè;i té;ng別名藤續(xù)斷、白牛藤、白背藤。英文名Argyreia seguinii Vant. (Levl.) ex Levl.來源旋花科植物......
  • 拼音注音Bái Huā Guǐ Zhēn Cǎo別名金杯銀盞、金盞銀盆、盲腸草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白花鬼針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idens pilosa L.var .radiata Sch.-Bip. [B. pilosa ......
  • 拼音注音Bái Huā é Zhǎnɡ Chái別名漢桃葉、廣西鵝掌柴、七葉蓮、七多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白花鵝掌柴的根或莖、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heffter leacantha Vig.[Schef-flera kwa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