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水松皮

    《中藥大辭典》:水松皮拼音注音Shuǐ Sōnɡ Pí出處

    《本草求原》

    來源

    為杉科植物水松干白皮。

    生境分布

    生長于河畔及近水處。分布廣東,福建等地。

    原形態(tài)

    水松(《南方草木狀》)

    落葉喬木。常由根部產(chǎn)生本質的瘤狀體伸出地面。冬季側生小枝與葉一齊雕落。葉異型,營養(yǎng)枝上的葉為扁線形或針形而稍彎,長約1厘米,排成3列;果枝上的葉為鱗形相疊;葉在春夏均呈鮮綠色,入秋則變?yōu)楹稚4菩弁?,雌雄球花同生于一枝上,或生于鄰接的枝上。球果直立,頂生,卵形或長橢圓形,長1~2厘米;鱗片約20枚,木質,長形,脫落。種子卵形,長0.5~1厘米,種皮薄,先端有斧形的翅?;ㄆ谙?、秋季。

    本植物的葉(水松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功能主治

    ①《本草求原》:"殺螆止癢。"

    ②《嶺南采藥錄》:"去火毒。治皮膚水泡瘡,搗敷之。"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研末調敷。

    復方

    治燙傷:水松皮,煅成炭,研末,調油敷。(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水松皮拼音注音Shuǐ Sōnɡ Pí別名

    水松樹皮

    出處

    出自《本草求原》。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杉科植物水松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yptostrobus pensilis (Staunt.) Koch[Thuja pensilis Staunt.]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地區(qū)。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南京、武漢、上海、杭州等地有栽培。

    原形態(tài)

    半常綠性喬木,高8-10m,稀達25m。樹干有扭紋,樹皮褐色,縱裂成不規(guī)則的長條片。葉多型,鱗形葉較厚,螺旋狀著生于多年生或當年生的主枝上,長約2mm,有白色氣孔點,冬季宿存;條形葉兩側扁平,薄,常成2列,長1-3cm,寬1.5-4mm,背面中脈兩側有氣帶;條狀鉆形兩側扁,長4-11mm。雌雄同株,球花單生枝頂;雌球花卵狀橢圓形,有20-22枚苞鱗;苞鱗與種鱗合生,僅先端分離。球果倒卵圓形,長約2-2.5cm,徑1.3-1.5cm;種鱗木質,背部上緣有6-9微向外翻的三角狀尖齒,近中部有1反曲的尖頭;種子長5-7mm,寬3-4mm,基部有向下的長翅,翅長4-7mm。花期1-2月,球果秋后成熟。

    性味

    苦;性平

    功能主治

    殺蟲止癢;去火毒。。主水泡瘡;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煅炭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本草求原》:殺zi止癢。

    2.《嶺南采藥錄》:去火毒。治皮膚水泡瘡,搗敷之。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檫樹拼音注音Chá Shù別名楓荷桂[廣東]、獨腳樟、天鵝楓、梓木[江西]來源為樟科檫木屬植物檫樹Sassafras tzamu Hemsl. [Pseudosassafras tzamu Lecomte; P. lax......
  • 《中藥大辭典》:殘槁蔃拼音注音Cán Gǎo Qiánɡ別名楠木根(《南寧市藥物志》),大疳根(《廣西藥植名錄》)。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樟科植物潺槁樹的根、根皮或樹皮、葉、種子。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疏林或灌叢中。分布廣東、廣西、福......
  • 《中國藥典》:沉香拼音注音Chén Xiānɡ英文名LIGNUM AQUILARIAE RESINATUM來源本品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含有樹脂的木材。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樹脂的木材......
  • 拼音注音Chén Xiānɡ Qǔ出處《飲片新參》來源為沉香等多種藥末和以神曲糊制成的曲劑。性味《飲片新參》:“苦香,溫?!白⒁狻讹嬈聟ⅰ罚骸瓣幪搩葻嵴呱饔谩!肮δ苤髦微佟讹嬈聟ⅰ罚骸袄砥⑽笟?,止痛瀉,消脹滿?!阿凇端巹W》:“治感冒風......
  • 拼音注音Cè Shì英文名Spiderflower Root出處出自《中國藥植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eome gynandra L.[Gynandr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