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拼音注音Shì別名

    柿子、朱果

    來源

    本品為柿樹科植物Diospyros kaki L. f.,以果、根、葉入藥,柿餅也供藥用。根隨時(shí)可采;秋冬采果。

    性味

    果:甘,寒。

    根:苦、澀,涼。

    葉:苦、酸、澀,涼。

    功能主治

    果:潤肺生津,降壓止血。用于肺燥咳嗽,咽喉干痛,胃腸出血,高血壓病。

    根:清熱涼血。用于吐血,痔瘡出血,血痢。

    葉:降壓。用于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

    果:1~2個(gè);根2~3錢;葉研粉每服1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蘭花拼音注音Bái Lán Huā別名白玉蘭、白緬花來源木蘭科含笑花屬植物白蘭花Michelia alba DC.,以根、葉、花入藥。夏秋采,鮮用或曬干。性味苦、辛,微溫。功能主治芳香化濕,利尿,止咳化痰。根:泌尿系感......
  • 拼音注音Bái Lán Huā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白蘭花的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ichelia alba DC.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采摘,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適生了溫暖濕潤氣候和肥沃疏松的土壤。資源分布:找......
  • 拼音注音Bái Lěnɡ Cǎo別名癆傷藥、冷水七、冷水丹、紅冷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細(xì)柄鳳仙花的根及根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Impatiens leptocaulon Hook.f.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挖根及根莖,洗凈,鮮用......
  • 別名酸胖、哈爾馬格、唐古特白刺來源蒺藜科白刺屬植物甘青白刺N(yù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實(shí)入藥。秋季果實(shí)成熟采收,曬干。性味甘、酸,溫。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神經(jīng)衰弱,感冒,......
  • 《中藥大辭典》:白刺花拼音注音Bái Cì Huā別名白花刺(《貴州草藥》),苦刺花(《文山中草藥》)。出處《貴州草藥》來源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夏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叢中或草坡。分布云南、四川、貴州,陜西、甘肅、河南、山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