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山麻

    拼音注音Shān Má別名

    斗鹿、油罐草、假龍膽草、巨騰。

    來源

    藥材基源:為椴樹科植物長蒴黃麻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rchorus olitorius L.

    采收和儲藏:9-10月采收。挖取全株,洗去泥土,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草地、溪邊或田埂上,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江蘇、安徽、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長蒴黃麻 木質草本,高1-3m,葉互生;葉柄長1.6-3.5cm,上部有柔毛;托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cm;葉片紙質,長圓披針形,長7-10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有細鋸齒,近葉基兩側的1-2個鋸齒延長呈鉆狀絲形,兩面均無毛;基出脈5條,兩側的上行不過半,中脈有側脈7-10對?;▎紊驍?shù)朵排成腋生聚傘花序,有短的花序柄及花柄;萼片長圓形,先端有長角,基部有毛;花瓣與萼片等長或稍短,長圓形,基部有柄;雄蕊多數(shù),離生;雌雄蕊柄均極短,無毛;子房有毛,柱頭盤狀,有淺裂。蒴果長3-8cm,稍彎曲,具10棱,先端有1突起的角,5-6爿裂開,有橫隔。種子倒圓錐形,略有棱。花、果期夏、秋季。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在陽光充足,適溫26-35℃時,植物生長迅速,枝葉茂盛。以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選擇粒大飽滿的種子留種。一般于春季3月播種。在整好的大田種植地上,按行距35cm開溝條播,溝深5cm,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蓋細土田間管理 苗高10cm時定苗,間去過密弱苗,株距6-8cm留1株。間苗后,應追施1次稀薄氮肥。之后于5、6、7月各施人糞尿或復合肥1次,每次追肥前進行中耕除草,追肥后結合培土。

    毒性

    山麻種子的汁可引起牛中毒。

    化學成分

    根含熊果酸(ursolic acid),2α-羥基熊果酸(corosolic acid)及氧代-2α,3β,19-三羥基-12-烏蘇烯-23,28-二酸(oxo-corosin);種子含黃麻雙糖甙(coroloside),長蒴黃麻甙(olitoriside),葡萄糖芥甙(erysimoside),黃麻甙(corcho-roside),黃白糖芥甙(helveticoside),還含蔗糖(sucrcoe),棉子糖(raffinose),水蘇糖(stachycoe)及毛蕊花糖(verbascose)。種子油脂肪酸組成以亞油酸(linoleic acid)為主,其他還有油酸(oleic acid)及棕櫚酸(palmitic acid)等。

    藥理作用

    強心作用:山麻種子中所含強心甙黃麻甙甲,在豚鼠、貓心肺制備上以戊巴比妥鈉引起心力衰竭(少數(shù)自發(fā)性心力衰竭),分別測定了黃麻甙甲、毒毛花苷G、毒毛花苷K的治療作用及治療寬度,以輸出量或靜脈壓的改善作為治療量的指標,以靜脈壓重又上升,波幅加大,心律不齊作為中毒量指標;以發(fā)生心室纖維顫動作為致死量指標;計算了3種藥物的治療量/致死量、中毒量/致死量的百分率,黃麻甙甲在兩種心肺制備上,對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其治療量在貓身上小于毒毛花苷G;在豚鼠上則與毒毛花苷G相近,不僅作用較其他兩種已知強心苷發(fā)生的更早。在治療量/致死量的百分率方面,在豚鼠心肺制備上黃麻甙甲為6.05%,毒毛花苷G 17.45%,康毗丁14.41%。在貓心肺制備上則分別為10.86%,21.29%及22.96%;即黃麻甙甲的治療寬度為上述兩種強心甙的2-3倍,統(tǒng)計學上有明顯性差異。在中毒量/致死量的百分率方面,三種強心甙差異不大。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疏風;止咳;利濕。主感冒咳嗽;痢疾;皮膚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Ténɡ別名構芭、雙飛蝴蝶、牛奶藤。來源藥材基源:為茶茱萸科植物小果微花藤的根及莖藤。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odes vitiginea(Hance)Hemsl.[Erythrostaphyle vitigine......
  • 《全國中草藥匯編》:唇香草別名小葉薄荷來源唇形科唇香草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新疆。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壓,冠心病。用法用量全株2~3錢,水煎服,或開水泡當茶飲,或制成酊劑內服。摘錄《全國......
  • 《中藥大辭典》:垂絲衛(wèi)矛拼音注音Chuí Sī Wèi Máo別名球果衛(wèi)矛、五棱子(《浙江天目山藥植志》),青皮樹(《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小米飯、暖木(《中國經(jīng)濟植物志》)。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垂絲衛(wèi)矛的莖皮或根。全年......
  • 拼音注音Chuí Sī Wèi Máo Guǒ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垂絲衛(wèi)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onymus oxyphyllus Miq.采收和儲藏:9月后果實成熟時采收,曬......
  • 《中藥大辭典》:垂絲海棠拼音注音Chuí Sī Hǎi Tánɡ出處《綱目》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垂絲海棠的花。2月采收。生境分布產(chǎn)我國西南部,現(xiàn)已廣為栽培。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5米,樹冠疏散。小枝幼時紫色,初有毛,后脫落。葉卵形、橢圓形,或橢圓狀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