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雙翎草

    《中藥大辭典》:雙翎草拼音注音Shuānɡ Línɡ Cǎo別名

    老媽媽棵

    出處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雞骨柴。秋季采挖,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或陽光充足的溪邊、路旁、村邊。分布云南、四川、貴州、廣西、湖北等地。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或亞灌木,高0.5~1.5米,全株有香氣。根頭處粗大。莖四方形,基部本質(zhì)化,嫩枝被短柔毛。葉對生,橢圓形,長4~8厘米,寬1.5~3.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葉緣上半部有鋸齒,下半部全緣,兩面多少被稀疏的柔毛,下面葉脈被長柔毛;柄極短。緊密的穗狀花序頂生;花白色或淡黃綠色;花冠唇形。小堅果卵形,褐色,平滑?;ㄆ谇锛?。

    性味

    苦澀,溫。

    功能主治

    溫經(jīng)通絡,祛風除濕。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疼痛,用三至五錢,配藥泡酒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雙翎草拼音注音Shuānɡ Línɡ Cǎo別名

    瘦狗還陽草、紫油蘇、小花香棵、掃把茶、酒藥花、沙蟲藥

    英文名Root of Shrubby Elsholtzia出處

    出自《昆明民間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雞骨柴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sholtzia fruticosa (D.Don) Rehd. [Perilla fruticosa D.Don]

    采收和儲藏:秋和采挖,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3200m的山坡、谷底、路旁、溪邊或村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甘肅、湖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灌木,高0.8-2m。多分枝;莖、枝四棱形、幼時被白色卷曲柔毛,老時皮層剝落,變無毛。葉對生;葉柄極短或近于無柚:葉片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3cm,寬2-3.5cm,先端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具粗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被糙伏毛,下面被彎曲的短柔毛,兩面具黃色腺點,側(cè)脈6-8對。輪傘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苞片披針形或鉆形;花萼種形,長約1.5mm,外面被短柔毛,萼齒5,長約0.5mm,果時花萼圓筒狀,長約3mm;花冠白色或淡黃色,長約5mm,外面被鄭曲柔毛和黃色腺點,上唇直立,長約0.5mm,先端微缺,邊緣具長柔毛,下唇3裂,中裂片圓形,長約1mm,側(cè)裂片半圓形;雄蕊4,前對較長,伸出,花絲無毛,花藥2室;子房4裂,花柱伸出花冠,柱頭2深裂。小堅果長圓形,長1.5mm,腹面具棱,褐色?;ㄆ?-9月,果期9-11月。

    性味

    味苦;辛;性溫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絡止痛。主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

    臨床應用

    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疼痛,用3-5錢,配藥泡酒服。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iǎn Yīnɡ Táo別名棱果蒲桃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紅果仔的葉或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genia uniflora L.[Myrtus brasiliana L.; Eugenia Michelii Lam.]......
  • 拼音注音Biǎn Gǎn Pāo Cǎo別名水莎草、三棱草來源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扁稈藨草的塊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莖葉及根莖,洗凈,曬干。生境......
  • 《全國中草藥匯編》:扁竹蘭拼音注音Biǎn Zhú Lán別名蘭花扁竹、扁竹鳶尾、扁竹、都拉來源鳶尾科扁竹蘭Iris wattii Baker,以根狀莖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涼血消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炎......
  • 《全國中草藥匯編》:扁竹根拼音注音Biǎn Zhú Gēn別名蝴蝶花、鐵扁擔、豆豉葉根來源鳶尾科鳶尾屬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和根狀莖入藥。四季均可采挖,洗凈,曬干。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主治全草:清熱解......
  • 拼音注音Biǎn Zhú Cè別名小扁草、扇子草、滾龍細辛、草靈芝、小石菖蒲、蒼草、復生草、扁竹蘭、消疝草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叉柱巖菖蒲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ofieldia divergens Bur.et F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