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棱馬尾

    拼音注音Sān Lénɡ Mǎ Yǐ別名

    三棱草、大三方草、仙鶴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鏡子苔草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ex phacota Spreng.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水邊、路旁、山坡和潮濕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華南、西南及臺灣等地。

    原形態(tài)

    鏡子苔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短,叢生。稈銳三棱形,基部有褐色長葉鞘。葉長線形,與稈近等長,寬2-5mm。苞片葉狀,長于花序;小穗3-5;雄蕊頂生,線形,長4-6cm。直立或彎曲;下面為側生的雌穗,先端常有少數雌花,為狹長圓柱形,長3-7.5cm,直徑3-4mm,穗梗纖細;雌花鱗片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2mm,先端突出或有尖刺,有3條脈。果囊卵形或橢圓形,長2-2.5mm,密布銹色細點,先端急尖,或成短喙,喙口微凹。小堅果扁圓形,兩面突起,長約1.5mm,花柱長,柱頭人,早脫落。花期4月。

    性味

    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

    解表透疹。主小兒痧疹不出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者30-6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楮頭紅拼音注音Chǔ Tóu Hónɡ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楮頭紅的全草。秋季采,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或溝邊陰濕處。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江西、湖北、貴州、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態(tài)直立草本,高10~......
  • 《中藥大辭典》:楮實拼音注音Chǔ Shí別名谷實、谷子(《千金方》),楮實子(《素問病機保命集》),楮桃(《瀕湖集簡方》),角樹子、野楊梅子(《江蘇植藥志》),構泡(《重慶草藥》),谷木子、谷樹子、谷樹卵子(《上海常用中草藥》)。出處《別......
  • 拼音注音Chǔ Shí Zǐ英文名FRUCTUS BROUSSONETIAE來源本品為??浦参飿嫎銪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洗凈,曬干,除去灰白色膜狀宿萼及雜質。......
  • 《中藥大辭典》:楮樹根拼音注音Chǔ Shù Gēn別名谷樹子根(《本經逢原》),谷木蔃(《生草藥手冊》)。出處《分類草藥性》來源為??浦参飿嫎涞哪鄹蚋?。9~10月采。性味①《重慶草藥》:“味甘,性微寒,無毒。“②《廣西中草藥》:“味微......
  • 《中藥大辭典》:楮樹白皮拼音注音Chǔ Shù Bái Pí別名谷木皮(《吳普本草》),楮樹皮(《別錄》),谷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濟總錄》),構皮(《草木便方》)。出處《綱目》來源為??浦参飿嫎錁淦さ捻g皮部。性味①《藥性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