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棱草

    拼音注音Sān Lénɡ Cǎo別名

    大三方草、三棱馬尾、仙鶴草(《貴州民間藥物》)。

    出處

    《貴州民間藥》

    來源

    為莎草科植物有喙紅苞薹帶根全草。7~8月采。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叢中。分布華東、華南、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橫生。稈簇生,高20~60厘米,三棱形。葉片線形,常與稈等長,寬約6毫米;有葉鞘?;▎涡?,雌雄同株;花序通常長10~15厘米;小穗3~10,雄性小穗頂生,稍纖弱,長2~5厘米;雌性小穗側(cè)生,圓柱形,長2.5~5厘米;鱗片覆瓦狀排列,雌花的鱗片卵形,淡褐色,有脈3條,脊延伸成一長尖頭;雄蕊3;花柱2裂;囊苞卵形,有短喙,褐色。小堅果淡褐色,三棱形。抽穗期夏秋。

    性味

    性平,味辛,無毒。

    功能主治

    催生,解表。治婦人難產(chǎn),小兒痧疹不出。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

    復(fù)方

    治小兒痧疹不出:三棱草二錢,三春柳二錢,魚鰍串二錢,香樟皮一錢,芫荽一錢。煎水服,每次一湯匙,日服三次。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鱉甲拼音注音Biē Jiǎ別名團(tuán)魚蓋、腳魚殼、上甲、甲魚英文名CARAPAX TRIONYCIS來源本品為鱉科動物鱉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為多,捕捉后殺死,置沸水中......
  • 《全國中草藥匯編》:鱉甲膠拼音注音Biē Jiǎ Jiāo別名別甲膠來源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背甲熬制成的膏入藥。生境分布主產(chǎn)山東、河北。炮制原料:鱉甲、阿膠、冰糖、黃酒、香油。先將鱉甲......
  • 《中藥大辭典》:鱉肉拼音注音Biē Ròu出處《別錄》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化學(xué)成分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zhì)16.5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6克,灰分0.9克;鈣107毫克,磷135毫克,鐵1.4毫克,硫胺素0.62毫克,......
  • 《中藥大辭典》:鱉膽拼音注音Biē Dǎn出處《綱目》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膽或膽汁?;瘜W(xué)成分Amyda japonica的膽汁,含兩個內(nèi)酯:三羥基甾族膽烷酸內(nèi)酯,及其多一“CH2“的內(nèi)酯。功能主治治痔漏。復(fù)方治痔瘡痔漏:鱉膽一個,取汁磨香......
  • 《中藥大辭典》:鱉脂拼音注音Biē Zhī別名鱉膏(《本草拾遺》),鱉油(《現(xiàn)代實用中藥》)。出處《綱目》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簽入,可資除害。“②《現(xiàn)代實用中藥》:“為滋養(yǎng)強(qiáng)壯藥。“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