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夜關(guān)門根

    《中藥大辭典》:大夜關(guān)門根拼音注音Dà Yè Guān Mén Gēn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多脈葉羊蹄甲。夏、秋采收。

    性味

    性溫,味辛甘酸微苦。

    功能主治

    止血,鎮(zhèn)咳,補腎氣。

    復(fù)方

    ①治血崩:大夜關(guān)門根一兩。煎甜酒水服。

    ②治咳嗽:大夜關(guān)門根五錢。煎水服。

    ③治遺精,滑精:大夜關(guān)門根、陽雀花根各五錢,煎水服或燉肉吃。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大夜關(guān)門根拼音注音Dà Yè Guān Mén Gēn英文名Root of Manynerve Bauhinia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多脈葉羊蹄甲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uhinia pernervosa L. Chen[B.glauca(Wall.ex Benth.)Benth.subsp.pernervosa(L.Chen)T.Chen]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野路旁和山溝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

    多脈葉羊蹄甲 藤本;小枝近無毛,卷須1或2個。單葉互生;葉柄長2.5-4cm,疏被硬毛;葉革質(zhì),近圓形,長8-11cm,寬8-12cm,先端2淺裂,裂至葉片的1/7-1/5,先端圓形,基部心形,葉脈9-11條,下面沿脈處被紅棕色柔毛;萼管長,無毛,長2-2.5cm,裂片長橢圓形;花瓣白色帶紅,匙形或近圓形,長約11mm,寬10mm,外面沿中線有一縱列柔毛,邊緣皺波狀;能育雄蕊3,不育雄蕊7;子房有短柄;柱頭頭狀。莢果扁,長達(dá)22cm,寬4-5cm,有細(xì)的網(wǎng)脈,無毛。種子30多顆?;ㄆ?-7月,果期9月。

    歸經(jīng)

    心;肺;腎經(jīng)

    性味

    辛、酸;苦;溫

    功能主治

    止血,鎮(zhèn)咳,補腎攝精。主血崩,咳嗽,遺精,滑精,遺尿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òu Yóu Guǒ別名大香果、香桂子、野香油果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三股筋香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ra thomsonii Allen采收和儲藏:秋、冬季果熟時采,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00-2......
  • 《全國中草藥匯編》:臭靈丹拼音注音Chòu Línɡ Dān別名鹿耳林、大黑藥來源菊科臭靈丹屬植物臭靈丹Laggera pterodonta (DC.) Benth.,以根或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熱......
  • 別名獅子草、臭葉子、山林丹。英文名Herba Laggerae。藥用部位菊科植物翼齒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 (Candolle) Bentham 的干燥地上部分。植物形態(tài)草本。莖直立,粗壯或細(xì)弱,高達(dá)1米,莖翅連續(xù)或有時......
  • 《全國中草藥匯編》:臭牡丹拼音注音Chòu Mǔ Dān別名矮桐子、大紅花、臭楓根、臭八寶、臭芙蓉、矮腳桐來源馬鞭草科赪桐屬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ud.,以根及葉入藥。夏季采葉、秋季采根,鮮用或曬干備用。性......
  • 《中藥大辭典》:臭牡丹根拼音注音Chòu Mǔ Dān Gēn別名臭楓根(《植物名實圖考》)出處《植物名實圖考》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9~10月間采收,曬干。性味辛苦,溫。①《分類草藥性》:“味淡苦?!阿凇陡=耖g草藥》:“辛,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