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肉半邊蓮

    《全國中草藥匯編》:肉半邊蓮別名

    大半邊蓮

    來源

    秋海棠科秋海棠屬植物粗喙秋海棠Begonia crassirostris Irmsch.,以根狀莖和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性味

    酸、澀,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咽喉炎,牙痛,淋巴結(jié)結(jié)核,毒蛇咬傷。外用治燒燙傷。

    用法用量

    5~8錢;外用適量,根或全草搗爛敷患處。

    備注

    (1)本品適用于燒燙傷在未起泡時(shí),單用本品可治愈。若泡已潰爛,敷用有刺激性。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肉半邊蓮拼音注音Ròu Bàn Biān Lián別名

    半邊菊、半邊旗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桔??浦参锫讶~半邊蓮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Lobelia succulenta BL. [Lobelia zeylanica L.; Dortmannia succulenta (Bl.) O.Kuntze]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2000)m以下的水田邊或山谷溝邊等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云南。

    原形態(tài)

    卵葉半邊蓮 多汁草本,長達(dá)60cm。莖平臥,四棱狀,無毛或具短柔毛,稀疏分枝,曲部的節(jié)上生根。葉螺旋狀排列;葉片三角狀闊卵形或卵形,長1-2.8cm,寬0.8-2.2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截形、淺心形或?qū)捫ㄐ?,邊緣鋸齒。狀花單生葉腋;花梗長1-1.5cm,基部有長1-2mm,的小苞片2枚,有時(shí)脫落;花萼鐘狀,長2-5mm,裂片披針狀條形,長3-5mm,寬約1mm,被緣毛;花冠長5-11mm,紫色、淡紫色或白色,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倒卵狀長圓形,下唇3裂,裂片闊橢圓形;花絲在2/3處以上連合成筒,花藥管長1-1.5mm,5枚花藥均頂生髯毛;子房下位,2室。蒴果倒錐狀至長圓形,長5-7mm,寬2-4mm,具明顯的脈絡(luò)。種子三棱狀,紅褐色。全年開花結(jié)果。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結(jié)。主瘡瘍腫毒;白喉;瘰疬;血吸蟲??;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外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uān Lí?jiǎng)e名棠梨刺來源薔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實(shí)入藥。生境分布四川、貴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溫。功能主治消食積,化瘀滯。主治肉食積滯,消化不良,泄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
  • 《全國中草藥匯編》:川楝子拼音注音Chuān Liàn Zǐ別名金鈴子、川楝實(shí)英文名FRUCTUS TOOSENDAN來源本品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冬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除去......
  • 別名木里仙來源榛科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tchuensis Franch.,以果實(shí)入藥。生境分布中南及西南各省。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健胃。主治食欲不佳。用法用量7~8錢,......
  • 別名土大黃來源蓼科川滇大黃土Rumex hastatus D. Don,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四川、云南。性味酸、澀、微辛,溫。功能主治發(fā)汗解表,潤肺止咳。主治感冒,咳嗽,水腫,痰喘。用法用量0.5~1兩。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Chuān Diān Qī Mù別名滇赤楊來源藥材基源:為樺木科植物川滇榿木的嫩莖葉或樹皮。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lnusferdinandi-coburgiiSchneid.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摘嫩枝葉,或剝?nèi)淦ぃr用或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