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鱧魚血

    《中藥大辭典》:鱧魚血拼音注音Lǐ Yú Xuè出處

    《本草再新》

    來源

    為鱧科動(dòng)物烏鱧。

    功能主治

    《本草再新》:"能治血分,理腰腳氣,利關(guān)節(jié),活脈絡(luò)。"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鱧魚血拼音注音Lǐ Yú Xuè英文名Northern snakehead blood出處

    出自《名醫(yī)別錄》。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鱧科動(dòng)物烏鱧的血液。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

    采收和儲(chǔ)藏:捕后,殺時(shí)取血,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烏鱧屬肉食性兇猛魚類。棲息于水草茂盛處沁底的水域,對水質(zhì)適應(yīng)性強(qiáng)。生長速度快,一冬齡魚體長可達(dá)25cm。

    資源分布:我國除西部高原地區(qū)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原形態(tài)

    烏鱧,體圓呈棒狀。體長為頭長的3.2-3.7倍;為體高的4.5-4.8倍。頭略扁平,其背部有許多小感覺孔。吻長圓形??诹汛蟆深M、犁骨及腭骨均有細(xì)齒,有時(shí)還間雜大型牙齒。鰓裂大,鰓耙10-13。背鰭47-52,臀鰭31-33,側(cè)線鱗60-61。尾鰭圓形。體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黃色或灰白色。體側(cè)有八字形排列的黑色條紋。頭側(cè)有兩條縱行黑條紋。

    歸經(jīng)

    肝;腎經(jīng)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活血通絡(luò)。主口眼歪斜;腰膝不利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涂敷。口眼向右歪涂左,向左歪涂右。

    各家論述

    《本草再新》:能洽血分,理腰腳氣,利關(guān)節(jié),活脈絡(luò)。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葉藤別名紅藤仔、飛揚(yáng)藤、胱皮藤、紅絲線、扛棺回[海南]來源蘿藦科白葉藤屬植物白葉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曬干。性味甘、淡,涼。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 拼音注音Bái Tǔ Fú Línɡ別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鐵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塊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采收和儲(chǔ)藏:春、秋二季采挖......
  • 來源蘿藦科白地牛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以根入藥。生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東。功能主治主治腸結(jié)核。用法用量配苦木霜、黃柏、毛冬青根各3錢,水煎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Bái Dì Zǐ Wǎn別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白葉不翻、小一支箭、白頭翁(《云南中草藥選》)。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鉤毛大丁草的根。秋、冬采挖。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邊、草叢中。原......
  • 《中藥大辭典》:白堊拼音注音Bái è別名白涂(《說文》),白善土(《別錄》),白土子(《本草衍義》),畫粉(《綱目》)。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沉積巖類巖石白堊的塊狀物或粉末。原形態(tài)由方解石質(zhì)點(diǎn)和有孔蟲,軟體動(dòng)物和球菌類的方解石質(zhì)碎屑組成。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