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卵葉水芹

    拼音注音Luǎn Yè Shuǐ Qín別名

    水芹、水川芎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卵葉水芹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Oenanthe rosthornii Diels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0-4000m的山谷、林下、水溝旁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卵葉水芹 多年生粗壯草本,高50-70cm。莖下部匍匐,上部直立,分枝,有棱,被柔毛。葉片輪廓廣三角形或卵形,長(zhǎng)7-15cm,寬8-12cm,二回三出式羽狀復(fù)葉,末回裂片鞭狀卵形或長(zhǎng)圓形,長(zhǎng)3-5cm,寬1.5-2cm,先端長(zhǎng)漸尖,邊緣有尖鋸齒,兩面無毛。復(fù)傘形花序頂生和側(cè)生,花序梗長(zhǎng)16-20cm;無總苞;傘輻10-24,直立或開展;小總苞片披針形;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圓錐形,花柱直立。雙懸果橢圓形或長(zhǎng)圓形,長(zhǎng)3-4mm,寬約2mm,側(cè)棱隆起,木栓質(zhì),分生果橫剖面半圓形,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ㄆ?-9月,果期10-11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多皺縮成團(tuán)。莖多分枝,有柔毛。葉多皺縮,完整葉呈卵形至矩圓形,長(zhǎng)3-15cm,寬5-12cm,二回三出式羽狀復(fù)葉,小葉鞭狀卵形或長(zhǎng)圓卵形,長(zhǎng)4-5cm,寬1.5-2cm,先端漸尖或尾尖,邊緣有尖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zhǎng)5-14cm,氣香,味淡。

    功能主治

    補(bǔ)氣益血;止血;利尿。主氣虛血虧;頭目眩暈;水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2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Leynus secalinus (Gcorgi)Tzvel.[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 Aneurolepidium das......
  • 拼音注音Bīnɡ Cǎo Gēn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秋季采挖,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潤(rùn)濕肥沃沙地、渠邊、田埂、丘間低地。分布東北、河北、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陜西、山西、內(nèi)蒙古等地。原形態(tài)賴草,又名:厚穗......
  • 《中藥大辭典》:冰草白穗拼音注音Bīnɡ Cǎo Bái Suì出處《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cè)》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帶菌果穗。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治淋病,帶下。復(fù)方①治淋病:冰草白穗一兩,水煎服。②治赤白帶下:冰草白穗五錢,敗醬草一......
  • 《全國中草藥匯編》:包袱七別名小八角蓮、半碗水、鐵骨散來源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g,以根狀莖及根入藥。生境分布湖北、湖南、四川。功能主治散風(fēng)祛痰,解毒。摘錄《全......
  • 拼音注音Bāo Gǔ Huǒ Yàn Bāo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感染病菌后變成黑色的雄花序。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玉蜀黍“條。功能主治《重慶草藥》:“煎水服,治暑熱腹瀉。“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