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雞樅

    《全國中草藥匯編》:雞樅拼音注音Jī Zōnɡ別名

    雞樅蕈、雞菌、雞堫、雞宗、雞肉絲菇、傘把菌

    來源

    真菌類擔(dān)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雞樅Collybia albuminosa (Berk.)Petch。以子實(shí)體入藥。

    生境分布

    在雨季從地上白蟻窩上生出。分布于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四川、貴州、云南。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益胃,清神。主治痔瘡。

    用法用量

    2~3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雞樅拼音注音Jī Zōnɡ別名

    雞堫(《通雅》),雞樅蕈(《廣菌譜》),雞菌(《綱目》),蟻奪(《貴州通志》),蟻樅(《云南府志》),雞樅菜(《本草求原》)。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白蘑科植物雞樅子實(shí)體。

    生境分布

    生地上,與白蟻巢相連。分布江蘇、貴州、云南、福建、海南等地。

    原形態(tài)

    菌蓋圓錐形,伸展后中央有顯著凸起,寬5~16厘米,粘,光滑,中央凸起部分深褐色,四周漸呈灰色,往往輻射狀開裂;菌肉白色,厚;柄常扭曲,具假根,地上部分白色,長3~10厘米,向上漸細(xì),基部膨大,地下部分褐色至黑色,長8~40厘米;菌褶稠密,凹生,幾至離生,初期白色,后呈米黃色;囊狀體棒形至袋形,壁薄;孢子無色,光滑,橢圓形,成堆時(shí)粉紅色。

    化學(xué)成分

    本品含麥角甾醇。

    歸經(jīng)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jīng)。"

    性味

    《綱目》:"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

    《綱目》:"益胃,清神,治痔。"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3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uī Chǎn Cǎo別名牛尾草、六角草、細(xì)穗石松、樹靈芝來源藥材基源:為石杉科植物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hlegmariurus phlegmaria(L.)Holub.[Lycopodium phlegmaria......
  • 來源蘿藦科催吐白薇Cynanchum vinceto xicum (L.) Pers.,以根、種子入藥。生境分布臺灣、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根的制劑有催吐作用。種子抽提物對心臟有類似“羊角拗”的強(qiáng)心作用。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來源夾竹桃科催吐蘿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莖皮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堿,治高血壓;并可提制嘔吐、下瀉藥物。莖皮:可治高熱,消化不良,疥癬。乳......
  • 拼音注音Chōnɡ Tiān Sǎn別名蜈蚣草、泥鰍草。來源藥材基源:為堇菜科植物南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Viola chaerophylloides(Regel) W.Beck.[V.pinnataL.var.chaeroph......
  • 《全國中草藥匯編》:沖天果別名鬧魚藤、沖天子、毒魚藤來源豆科沖天果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以根、葉、果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辛,涼。有大毒。功能主治消腫拔毒,止癢。治禿頂:煎水外洗。瘡癤紅腫,異物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