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魚藻

    《全國中草藥匯編》:金魚藻拼音注音Jīn Yú Zǎo別名

    細(xì)草、魚草、軟草、松藻

    來源

    金魚藻科金魚藻屬植物金魚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曬干。

    性味

    淡,涼。

    功能主治

    止血。用于吐血。

    用法用量

    1~2錢,研粉吞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金魚藻拼音注音Jīn Yú Zǎo別名

    藻、細(xì)草、軟草、魚草。

    出處

    《植物名實(shí)圖考》中有藻,云:"藻,《爾雅》:莙,牛藻,注:似藻而大。陸璣詩疏:有二種,一似蓬蒿,一如雞蘇,皆可為茹。"所附之圖,似蓬蒿者,今考證似為本種。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金魚藻科植物金魚藻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采收和儲藏:四季可采,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淡水池沼、湖泊及河溝中,常生于1-3m深的水域中,形成密集的水下群落。

    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

    原形態(tài)

    金魚藻 多年生沉水草本,全株暗綠色。莖細(xì)柔,長20-60cm,有分枝。葉輪生,每輪6-8葉;無柄;葉片長5-25mm,2歧或細(xì)裂,裂片線狀,長1.5-2.5cm,具刺狀小齒。花小,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腋生,無花被;總苞片8-12,鉆狀;雄花具多數(shù)雄蕊;雌花具雌蕊1枚,子房長卵形,上位,1室;花柱呈鉆形。小堅果,卵圓形,光滑,長4-6mm?;ㄖ薮妫烤叽??;ㄆ?-7月,果期8-10月。

    栽培

    1.生物學(xué)特性 為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較強(qiáng),適溫性較廣,在水溫低至4℃時也能生長良好。我國華北、華東、華中及西南溫暖地區(qū)的天然水域中均有分布,也可養(yǎng)殖于魚缸中供人觀賞。

    2.栽培技術(shù) 用營養(yǎng)體分割繁殖,采到金魚藻后切斷部分枝葉投入水中或埋入沙中3-5cm,枝葉會很快生根,逐漸生長分枝。

    3.金魚藻在水溫較高時生長較快,水溫低時,生長放慢或停止。栽種過程中通常不施肥,魚類的排泄物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就可作肥料。當(dāng)水草上附著藻類時,通常用硫酸銅溶液處理,水中7.0×10^-7(0.7ppm)濃度的硫酸銅便可有效地殺滅藻類而對金魚藻生長沒有影響。

    性狀

    性狀鑒別 全草呈不規(guī)則絲團(tuán)狀,全體綠褐色,莖細(xì)柔,長短不一,長達(dá)60cm,具分枝。葉輪生,每輪6-8葉,葉片常破碎,一至二回二歧分叉,裂片線條形,邊緣僅一側(cè)具刺狀小齒。有時可見暗紅色小花,腋生,總苞片鉆狀。小堅果寬橢圓形,平滑,邊緣無翅,有3長刺。

    化學(xué)成分

    金魚藻含質(zhì)體藍(lán)素(plastocyanine)及鐵氧化還原蛋白(ferredoxin),前者為含銅蛋白質(zhì),而后者為含鐵蛋白質(zhì)。

    藥理作用

    小鼠實(shí)驗(yàn)表明,本品能降低血清膽甾醇,作用強(qiáng)于海帶,醚提物的作用,不及醚處理后的殘渣。

    性味

    甘;淡;涼

    注意

    虛寒性出血,以及大便溏泄者禁服。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清熱利水。主血熱吐血;咳血;熱淋澀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g;或入散劑。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吹云草拼音注音Chuī Yún Cǎo別名莎蘿莽(《種子植物名稱》),一碗泡、公兒草(《廣西藥植名錄》),過山蛇、斬蛇劍(《廣西植物名錄》。出處《南寧市藥物志》來源為遠(yuǎn)志科植物齒果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曬干,切段。生境分布生于......
  • 《全國中草藥匯編》:吹火筒拼音注音Chuī Huǒ Tǒnɡ別名尖葉繡球菊、狹葉繡球菊來源薔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acuminata Franch.,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陜西、甘肅、湖北、四川、云......
  • 《中藥大辭典》:吹風(fēng)散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Sàn別名水燈盞、細(xì)風(fēng)藤(《廣西藥植名錄》),紅大風(fēng)藤,紅十八癥、大鉆(《文山中草藥》)。出處《文山中草藥》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冷飯?zhí)俚奶倩蚋?。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溝邊......
  • 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Ténɡ別名構(gòu)芭、雙飛蝴蝶、牛奶藤。來源藥材基源:為茶茱萸科植物小果微花藤的根及莖藤。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odes vitiginea(Hance)Hemsl.[Erythrostaphyle vitigine......
  • 《全國中草藥匯編》:唇香草別名小葉薄荷來源唇形科唇香草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新疆。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壓,冠心病。用法用量全株2~3錢,水煎服,或開水泡當(dāng)茶飲,或制成酊劑內(nèi)服。摘錄《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