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寄居蟹

    《全國中草藥匯編》:寄居蟹拼音注音Jì Jū Xiè別名

    真寄居蟹、寄居蝦、寄居蟲、寄生蝦、海寄生

    來源

    甲殼綱寄居蝦科寄居蟹Eupaqurus bernhardus,以去螺殼的全體入藥。

    生境分布

    遼寧沿海。

    性味

    甘,溫。

    功能主治

    消炎,活血。

    治血瘀腹痛:寄居蟹5個,瓦焙研面,黃酒沖服,日服2次。

    治跌打損傷,淋巴結(jié)炎:干寄居蟹適量,磨醋外涂患處。

    治眩暈,耳鳴:寄居蟹2~3兩,酒炒后加冰糖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寄居蟹拼音注音Jì Jū Xiè別名

    寄居、寄居蟲、巢螺、寄居蝦、寄生蝦、海寄生、白住房

    英文名Soldier crab出處

    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活額寄居蟹科艾氏活額寄居蟹、下齒細螯寄居蟹及寄居蟹科動物長腕寄居蟹等多種寄居蟹去螺殼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Diogenes edwardsii(de Haan)2.Clibanarius infraspinatus Hilgendorf3.Pagurus samuelis(Stimpson)[P.geminus Mclaughlin]

    采收和儲藏:退潮后于巖石間捕捉,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息于潮間帶低潮區(qū)的沙質(zhì)或泥沙質(zhì)海底,常在海濱石塊間或淺水內(nèi)負殼爬行,喜寄居于闊口螺殼內(nèi)。

    2.棲息于沿岸半咸水中。

    3.多于海濱潮間帶活動,繁殖很多。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于沿海各海區(qū)。

    2.分布于黃海、東海及南海。

    3.分布于全國沿海。

    原形態(tài)

    1.艾氏活額寄居蟹,形態(tài)較大的個體頭胸甲長約30mm。額角為一位置在兩眼柄基部的鱗片之間的活動刺所代替。頭胸甲勁溝前方部分富有鈣質(zhì),兩側(cè)具有橫皺褶。左螯特大,無毛,其長節(jié)及腕節(jié)均呈三角形,背面散布有小顆粒突起近兩緣有1列粒,外緣有1列棘,較顯著,掌部扁平,側(cè)面平滑,外面常有1小海葵附著共生,上下兩緣及指部具有小刺狀顆粒突起。右螯較小,兩指及掌部有金黃色毛。第2、3步足的腕節(jié)及掌節(jié)背緣有1列小棘,指節(jié)、掌節(jié)上生長毛,稍為彎曲,其兩側(cè)緣也有毛。寄住的螺殼外面也常有小??街采?。

    2.下齒細螯寄居蟹,頭胸甲長約35mm,寬28mm左右,額角尖,兩柄細長,達第1觸角柄第3節(jié)中部,而與第2觸角柄等長,第2觸角鞭長,兩螯大小、形狀相同,腕節(jié)、掌節(jié)、指節(jié)密生小疣狀突起及毛,螯足長節(jié)下內(nèi)緣有一強大的齒。第2、第3、對步足及眼柄上有顯著縱條紋,第4、第5對步足指節(jié)似螯形,腹部左面有不等二分叉腹肢。頭胸甲及腹部淡黃色,鰓部及眼柄中間深綠色,兩邊綠黃色。步足縱條紋黃色。

    3.長腕寄居蟹,頭胸甲長約10mm,寬9mm左右。額角中央尖。眼柄達第1觸角柄末節(jié)的中部,與第2觸角棘等長。第2觸角棘長,達柄的末節(jié)1/3或2/3處,向外側(cè)彎貢,內(nèi)側(cè)多毛。第2觸角鞭比頭胸甲長約1.5倍。左螯比左螯大,指、掌、腕節(jié)的表面均密布尖或圓齒突,并有稀細短毛。腕節(jié)長于掌部,似長方形。左螯小掌部外面很少毛。第1、第2步足指節(jié)短于掌節(jié)。

    性狀

    性狀鑒別,全體似蟹,額角為一活動刺所代零星。左螯特大,無毛,右螯較小,兩指和掌部有金黃色毛。腹部柔軟,向上歪斜。有海腥味。

    性味

    味甘;微辛;性溫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止痛消腫。主瘀血腹痛;跌打損傷;淋巴結(jié)腫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0g;或焙干研末。外用:適量醋磨涂敷。

    各家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有活血散瘀的功能。主治瘀血腹痛,眩暈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ěi Fānɡ Diǎn Dì Méi別名雪山點地梅、喉嚨草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北點地梅的帶根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drosace septentrionaiis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連根拔起,洗凈,曬干。生境分......
  • 《全國中草藥匯編》:北沙參拼音注音Běi Shā Shēn別名萊陽沙參、海沙參、遼沙參、條沙參英文名RADIX GLEHNIAE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 的干燥根......
  • 拼音注音Běi Xì Xīn別名煙袋鍋花、細參英文名Asarum, Chinese Wild Ginger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 (Ma......
  • 《中國藥典》:北豆根拼音注音Běi Dòu Gēn別名黃條香、黃根、漢防己、防己藤、山地瓜秧英文名RHIZOMA MENISPERMI來源本品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 的干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
  • 拼音注音Běi Fēnɡ Cǎo別名毛繡球防風(fēng)、銀針七、燈籠草、樓臺夏枯草、白風(fēng)輪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雞草、野芝麻、貓 耳朵草、節(jié)節(jié)花、老虎花、白 骨九蘇、白花茶匙紅、白花塔仔草、金線薄荷、白花草、鼠尾癀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白絨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