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劍葉鐵角蕨

    拼音注音Jiàn Yè Tiě Jiǎo Jué別名

    阿西得、鐵郎雞

    來源

    藥材基源:為鐵角蕨科植物劍葉鐵角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plenium ensiforme Wall.ex Hook.et Grev.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2400m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干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臺灣、廣西、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植株高25-45cm。根莖直立,密被紅棕色、線狀披針形鱗片,先端長鉆形,邊緣有疏齒,篩孔長形。葉簇生;葉柄長3-5cm,禾稈色,疏被鱗片;葉片革質,披針形,長18-40cm,中部寬2-2.5cm,頂部漸尖,向基部漸變狹,并下延于葉柄,全緣;中脈兩面隆起,側脈分叉。孢子囊群長圓形或線形,斜向上,不達葉邊,在中脈兩側各成1排;囊群蓋線形,膜質,全緣,灰綠色,開向中脈。

    性味

    甘;溫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舒筋止痛。主閉經;跌打損傷;腰痛;風濕麻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ì Tiān Qié別名苦顛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藥》)。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實。秋季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間林下或荒坡。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約1米。莖直立,具分枝,全體密被黃硬毛和針......
  • 拼音注音Cì Tiān Qié Yè出處《云南中草藥》來源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葉。夏、秋采集,曬干或鮮用。性味微苦,涼。功能主治消炎止痛,解毒止痙。治小兒驚厥。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摘錄《中藥大辭典》......
  • 別名龍須草、繡球草來源莎草科刺子莞Rhynchospora rubra (Lour.) Makino,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華東、西南、華南。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治淋濁。用法用量5錢,配伍其它藥,水煎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Cì Shān Chá Guǒ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刺茶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Gymnosporia variablis Loes.]采收和儲藏:8-......
  • 拼音注音Cì Shān Chá Gēn Pí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刺茶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的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