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鱗大耳蕨

    《中藥大辭典》:黑鱗大耳蕨拼音注音Hēi Lín Dà ěr Jué出處

    《浙江天目山目山藥植志》

    來源

    為鱗毛蕨科植物黑鱗耳蕨嫩葉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下。分布云南、甘肅、福建和長江流域各地。

    原形態(tài)

    黑鱗耳蕨,又名:大葉山雞尾巴草。

    多年生草木,高35~70厘米。根狀莖短而斜升,連同葉柄基部有卵狀披針形黑色光亮大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0~30厘米,除被棕色大鱗片外,向上直達葉軸和羽軸的下面密生狹披針形和倒向下的鉆形鱗片;葉片披針形或闊披針形,厚紙質(zhì),長25~50厘米,寬8~15厘米,2回羽狀分裂;中部羽片長4~7厘米,鐮刀狀披針形;小羽片鐮狀三角形或斜菱形,基部上側(cè)闊而呈三角狀凸起,下側(cè)楔形,邊緣不分裂,有芒刺頭的齒;葉脈羽狀分叉。孢子囊群小,生于分叉的上側(cè)小脈頂端;囊群蓋圓盾形,早落。

    功能主治

    治下肢癤腫:新鮮黑鱗大耳蕨嫩葉,除凈鱗毛,搗爛加白糖適量,調(diào)和涂敷患處,一天換一次;忌食酸辣。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黑鱗大耳蕨拼音注音Hēi Lín Dà ěr Jué別名

    大葉山雞尾巴草、冷蕨萁

    英文名Leaf of Makino's Shield Fern出處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黑鱗耳蕨的嫩葉或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stichum makinoi(Tagawa)Tagawa

    采收和儲藏:嫩葉,春季采收;根莖,四季均可采挖。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下濕石上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植株高達80cm。根莖短而直立,密被褐色、披針形鱗片,全緣。葉簇生;葉柄長15-20cm,禾稈色,密被黑色闊披針形和棕色線狀披針形鱗片;葉片紙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長30-35cm,寬14-18cm,先端漸尖,基部不縮狹或稍縮狹,兩面及葉軸和羽軸均被披針形或纖維狀小鱗片,二回羽狀;羽片20-30對,互生,平展,基部2-3對常向下反折,披針形,中部的較大,一回羽狀;小羽片12-16對,近對生,鐮狀長圓形,通?;可蟼?cè)1片較大,長達1.5cm,先端鈍,基部上側(cè)截形并有耳狀突起,下側(cè)斜楔形,邊緣有芒刺;葉脈羽狀,側(cè)脈2-3叉。孢子囊群圓形,背生于小脈先端,在中脈兩側(cè)各排成1行;囊群蓋圓盾形,褐色,早落。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性味

    甘;微涼

    注意

    忌食酸辣。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癰腫瘡癤;泄瀉痢疾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臨床應(yīng)用

    新鮮黑鱗大耳蕨嫩葉,除凈鱗毛,搗爛加白糖適量,調(diào)和涂敷患處,一天換一次;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ū Fěi Zǐ別名榧子、山榧子、血榧來源粗榧科粗榧屬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 和中國粗榧C. sinensis (Rehd. Et Wils.)Li的種子。秋季采摘,曬干。性味甘、澀......
  • 拼音注音Cū Fěi Zhī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枝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t Wils.)Li[C.drupacea Sieb.et Zucc.var.sinen......
  • 拼音注音Cū Fěi Gēn來源藥材基源: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根或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t Wils.)Li[C.drupacea Sieb.et Zucc.var.sinens......
  • 拼音注音Cū Máo Tí Gài Jué來源藥材基源:為蹄蓋蕨科植物軟刺蹄蓋蕨的全草或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thyrium strigillosum Moore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溝邊草叢......
  • 拼音注音Cū Máo Lín Gài Jué英文名Strigose Microlepia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碗蕨科植物粗毛鱗蓋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icrolepia strigosa (Thunb.)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