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胡麻草

    《中藥大辭典》:胡麻草拼音注音Hú Má Cǎo出處

    《云南恩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玄參科植物胡麻草全草。夏、秋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田埂、水邊、荒地。分布我國西南至東南部。

    原形態(tài)

    直立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絨毛。須根銹黃色。莖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葉片披針形,長0.5’-’2.5厘米,寬0.3~0.5厘米,全緣?;ㄐ。干?,排成穗狀花序;花萼佛焰苞狀,一邊開裂,長約1.2厘米;花冠管狀,延長而彎曲,紫藍色;雄蕊4,花藥有距。果為蒴果?;ㄆ?0~11月。

    性味

    性溫,味酸微麻。

    功能主治

    消腫散瘀,止血止痛。治咯血,咳血,吐血,跌打內(nèi)傷瘀血,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胡麻草拼音注音Hú Má Cǎo別名

    皮虎懷、藍胡麻草、蘭胡麻草

    英文名Herb of Cochinchina Centranthera出處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胡麻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ntranthera cochinchinensis(Lour.) Merr.[Digitalis cochinchinensis Lour.]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400m間的草地路旁、干燥或濕潤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被剛毛,毛著生于小瘤體上,莖直立,剛硬,常分枝。葉對生;無柄;下部的長圓形,上部的條形,長1-5cm,寬約0.5cm,全緣。穗狀花序頂生,花疏離;苞片葉狀;互生或近于對生;近無花梗,有1對條狀披針形小苞片;花萼佛焰苞狀,一邊開裂,長約1.2cm,全緣;先端具尖頭;花冠筒狀,長15-22mm,通常黃色,稍彎曲,上部擴大,裂片5枚,開展,近相等;雄蕊4,二強,兩兩成對,花藥1室不育,窄。蒴果卵球形,長約7mm,包于宿存花萼中。種子具螺旋狀條紋。花、果期6-11月。

    性狀

    性狀鑒別 全株被剛毛。須根銹黃色。莖剛硬,分枝。葉對生,無柄,長圓形或條形,全緣?;ㄒ干ㄝ喾鹧姘鸂?,苞片葉狀,花冠管狀,棕黃色。味酸、微麻。

    性味

    味酸;微辛;性溫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消腫止痛。主咯血;咳血;吐血;跌打骨折;內(nèi)傷瘀血;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品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步還陽丹拼音注音Bǎi Bù Hái Yánɡ Dān別名鳥巢蘭來源蘭科兜被蘭屬植物二葉兜被蘭Neottianthe cucullata (L.) Schlecht.,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性味甘,平。功能......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靈草拼音注音Bǎi Línɡ Cǎo別名小白藥、小對節(jié)生、小掰角、長柄牛奶藤來源蘿藦科牛奶菜屬植物百靈草Marsdenia longipes W. T. Wang,以根或全株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干。毒性本品有毒,不......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眼藤拼音注音Bǎi Yǎn Ténɡ別名爬山虎、咸魚頭、五眼子、泥藤草、大甘草、小葉羊角藤來源為茜草科巴戟屬植物百眼藤Morinda parvifolia Bartl.,以全株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干。性味甘,涼。功......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脈根拼音注音Bǎi Mài Gēn別名黃花草、牛角花、黃瓜草、小花生藤、地羊鵲、斑鳩窩來源豆科百脈根屬植物百脈根Lotus corniculatus L.,以全草入藥。春夏采集,切碎曬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 《中藥大辭典》:百舌鳥拼音注音Bǎi Shé Niǎo別名反舌、反舌鳥(《易通卦驗》),交啄(《春秋保干圖》),牛屎八哥(《綱目》),牛屎了(《本草求原》),烏鶇(《脊椎動物分類學(xué)》),烏鴶(《中國的鳥類》),牛屎八(《四川中藥志》)。出處......